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水肿吃什么药消肿最快?

樊朝美
樊朝美   主任医师   教授
心血管科   知名专家
北京阜外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水肿是因组织间隙过量的体液潴留所致,可由生理因素、疾病、创伤、药物因素、过敏反应等引起,常需及时明确病因后进行治疗。

常见的治疗药物包括:

1,利尿剂:是治疗各种水肿的常用药物,包括呋塞米、氢氯噻嗪、螺内酯等,可通过增加排尿,促使潴留在组织内的液体排出。

2,抗过敏药:因过敏引起的组织水肿,使用药物进行积极的抗过敏治疗后,症状可逐渐缓解、消失。常用药物有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

3,洋地黄类药物:因心力衰竭引起的心源性水肿,在使用利尿剂减轻右心负荷的同时,还可使用地高辛等药物,增强右心的收缩力,从而缓解心衰,改善水肿情况。

4,免疫抑制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糖皮质激素常用泼尼松等,具有抗炎、抗免疫作用,对引起肾源性水肿的肾病综合征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具有很强的抑制免疫作用,常用于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好或肾病综合征频繁复发者。

5,抗病毒药物:乙型病毒性肝炎可引起肝源性水肿,通过积极的抗病毒治疗后,水肿症状也可得到一定的改善。常用药物有替诺福韦、干扰素等,能抑制病毒复制,从而减轻肝组织病变。

引起水肿的病因较多,因此长期或频繁出现水肿情况时,应及时就医,查明原因,然后针对病因进行积极治疗。此外,日常清淡、少盐、少钠饮食,多吃新鲜蔬菜、瓜果;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不熬夜;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适当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避免肥胖等,也有助于预防水肿的发生。

发布时间:2024-10-11 11:47
内容
审核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文化发展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规范推广项目办公室
目录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