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艾叶的功效与作用

华国栋
华国栋   主任药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药学部   主任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艾叶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主产于山东、安徽、湖北、河北。传统医学认为,艾叶药性辛、苦、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外用有祛湿止痒的功效,用于治疗皮肤瘙痒。

功效作用
艾叶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的作用。
温经止血

艾叶气香味辛,温可散寒,能够暖气血、温经脉,因此,可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病证;艾叶主入肝、肾经,可用于治疗肝肾不足、下元虚冷、冲任不固导致的崩漏、月经过多。

散寒止痛

艾叶专入三阴经而直走下焦,能够散寒止痛、暖宫助孕,可用于治疗血气寒凝引起的下焦虚寒、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宫寒不孕、带下清稀。

祛湿止痒

艾叶苦燥杀虫,辛温除湿,局部煎汤外洗具有祛湿止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湿疹、阴疮、疥癣等痛痒性皮肤病。

现代应用

1、艾叶具有止血、镇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因虚寒引起的妇科疾病,常见的中成药有妇康宝口服液、调经丸、妇科通经丸、舒肝保坤丸、调经化瘀丸、天紫红女金胶囊、艾附暖宫丸。

2、艾叶具有镇痛、抗炎的作用,可用于改善肌肉、关节等不适,常见的中成药有舒乐热熨剂、复方热敷散、祛风湿止痛散、伤湿解痛膏、少林正骨精。

3、艾叶具有抗菌、抗炎的作用,外用可治疗湿疹、阴疮、疥癣等痛痒性皮肤病,常见的中成药有川百止痒洗剂、金归洗液、百艾洗液、洁尔阴洗液、痔舒适洗液。

需要注意,大家应该合理的使用中成药,不能随意用药。当您有用药需求时,应向医生或药师咨询,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适宜人群
艾叶适用于虚寒性出血者;血气寒凝者;皮肤瘙痒者。
虚寒性出血者

艾叶性温,能够温经止血。可用于治疗虚寒引起的吐血、衄血、崩漏经多等症状。

血气寒凝者

艾叶能够散寒止痛、暖宫助孕。可用于治疗血气寒凝引起的下焦虚寒、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宫寒不孕、带下清稀等症状。

皮肤瘙痒者

艾叶苦燥杀虫,外用能够祛湿止痒。因此,可用于治疗湿疹、阴疮、疥癣等痛痒性皮肤病,缓解患者皮肤瘙痒、阴部瘙痒、局部肿痛等症状。

需要注意,本品多与其他药物配伍应用来治疗上述疾病,具体组方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体质、合用药物情况等制定,存在个体化差异,请大家不要盲目用药。
禁忌人群
阴虚血热者慎用。
原因

艾叶药性辛温,可能加重阴虚血热者的病情,如加重口干口渴、手脚心热的症状。

使用方法
内服或外用。
内服

本品多与其他中药配伍应用于中药组方中,一般情况下,需要煎煮后内服。需要注意,具体的熬药方式,如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等需要遵照医嘱,以保证药液能够发挥相应的疗效。

外用

适量,捣绒作炷或制成艾条熏灸;或捣敷;或煎水熏洗;或炒热温熨。

用量

临床常用剂量为3-9g,但由于每位患者病情、体质等因素不同,具体用量会存在个体化差异,请患者严格按照医生处方规定的剂量使用本品。

不宜同用
本品的合用禁忌尚不明确,为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如果您在使用本品期间需要合用其他药物,请向医生或药师咨询。
温馨提示

艾叶是一种中药,对于需要中药治疗的患者,首先应在正规中医医院就诊,经专业中医辨证后开具中药处方。购药时应注意甄别药材供应商,推荐选择华润三九等大型医药企业,这类企业能够严格遵循国家标准,从源头把控药材质量,确保所售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的品质与疗效。

参考来源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

发布时间:2024-04-12 13:56
目录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