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过敏反应:比较常见,可表现为药疹,严重者可发生渗出性多形红斑(靶形皮损、水泡等)、剥脱性皮炎(皮肤变红、皮温升高、疼痛或瘙痒等)等;也有表现为光敏反应(对光敏感,容易晒伤)、药物热(药物引起的发热)、关节及肌肉疼痛、发热等。偶尔会出现过敏性休克。
2、血液系统反应:可能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及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表现为咽痛、发热、苍白和出血倾向。还可能出现溶血性贫血及血红蛋白尿,这对于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新生儿和小儿比成人容易发生。
3、肝脏损害:部分患者发生黄疸、肝功能减退,严重者出现急性肝坏死。新生儿由于肝功能不完善,对胆红素处理差,故较容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和新生儿黄疸,偶尔可发生核黄疸。
4、肾脏损害:可发生结晶尿、血尿和管型尿。偶尔有患者发生间质性肾炎或肾小管坏死的严重不良反应。
5、胃肠道反应: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头痛、乏力等,一般症状轻微。偶尔有患者发生难辨梭状芽胞菌肠炎,需要停药。
6、内分泌系统反应:甲状腺肿大及功能减退偶尔发生。
7、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偶尔有患者出现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幻觉、欣快感或抑郁感。
8、其他不良反应:包括口干、视力模糊、心率加快、皮肤潮红、眩晕等。严重者可出现瞳孔散大、兴奋、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