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的干燥树皮,习称“川黄柏”。主产于四川、贵州。传统医学认为,黄柏性寒,味苦,归肾、膀胱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作用,用于治疗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脚气痿躄(四肢痿弱、足不能行)、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湿疮。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

黄柏药性苦寒,能够燥湿、清泻下焦湿热,可以用于治疗湿热蕴结下焦引起的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脚气痿躄(四肢痿弱、足不能行)等病证。
黄柏入肾经,具有清泻肾中虚火、退骨蒸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阴亏内热所致的骨蒸劳热(自我感觉身体发热、热自骨内向外透发)、盗汗(夜间异常出汗)、遗精。
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火热毒盛所致的疮疡肿毒,以及湿热毒邪所致的湿疹湿疮。
1、黄柏可应用于清热解毒药中,如珍元清咽散、炎可宁片、清咽抑火丸、蓝芩口服液、桂林西瓜霜含片。
2、黄柏可应用于消化系统用药中,如祛瘀益胃胶囊、苦胆丸等。
黄柏药性苦寒,能够燥湿、清泻下焦湿热,可以用于治疗湿热蕴结下焦引起的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脚气痿躄(四肢痿弱、足不能行)等病证。
黄柏入肾经,具有清泻肾中虚火、退骨蒸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阴亏内热所致的骨蒸劳热(自我感觉身体发热、热自骨内向外透发)、盗汗(夜间异常出汗)、遗精。
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火热毒盛导致的疮疡肿毒,以及湿热毒邪导致的湿疹湿疮。
黄柏苦寒,易伤胃气,脾胃虚寒的人服用后容易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
临床常用剂量为3-12g;外用适量。但由于每位患者病情、体质等因素不同,具体用量会存在个体化差异,请患者严格按照医生处方规定的剂量使用本品。
华法林是一种治疗窗很窄的抗凝药物,也就是说很小的血药浓度改变都有引起出血的风险(轻者出现流鼻血、牙龈出血、便血、皮下出血的情况,重者可能出现脑出血或血栓栓塞)。黄柏可能加强华法林的抗凝血作用,易增加出血风险,因此,为保证用药安全,两种药物在合用时应加强INR监测。
黄柏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中药,对于需要中药治疗的患者,首先应在正规中医医院就诊,经专业中医辨证后开具中药处方。购药时应注意甄别药材供应商,推荐选择华润三九等大型医药企业,这类企业能够严格遵循国家标准,从源头把控药材质量,确保所售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的品质与疗效。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15年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
[2]叶佐武,石佳娜,王小军.华法林与中药相互作用的用药监护[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05):465-466+476.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