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小便分叉吃什么药?

张国辉
张国辉   主任医师   教授   硕士生导师
泌尿外科   知名专家
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顶级三甲医院

小便分叉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前列腺炎、尿道炎、前列腺增生等,病因未明确前应避免盲目用药,以防掩盖病情,耽误治疗。

不同疾病的药物治疗如下:

1,前列腺炎:本病患者除有小便分叉表现外,还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医生通常会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氧氟沙星等;对于疼痛严重的患者,可适当使用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对于肌肉痉挛引起的疼痛及排尿障碍,也可酌情应用α受体阻滞剂,如特拉唑嗪等。

2,尿道炎:本病属于上尿路感染,通常根据感染的病原体种类,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一般细菌性尿道炎常用左氧氟沙星等药物治疗;淋菌性尿道炎常用头孢曲松、大观霉素等;非淋菌性尿道炎常用红霉素、氧氟沙星等;滴虫性尿道炎常用甲硝唑、替硝唑等药物。

3,前列腺增生:本病是引起老年男性排尿障碍的一种常见疾病,患者除了小便分叉以外还可出现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症状。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和5α还原酶抑制剂,其中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对症状较轻、前列腺增生体积较小的病人有良好的疗效,常用药物有特拉唑嗪、阿夫唑嗪等;5α还原酶抑制剂一般在服药3个月左右见效,对体积较大的前列腺增生效果较明显,与α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效果更佳,常用药物有非那雄胺和度他雄胺等。

药物治疗期间要严格遵循医嘱用药,若治疗效果不佳,还可通过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除上述疾病因素外,一些生理性的原因也可导致小便分叉情况发生,如夜晚尿液积聚于膀胱,引起膀胱压力过大,使早上尿液排出时的冲击力也会较大,此时尿液经过尿道口时可能会导致肌肉组织发生短时间的变形,尿液出现分叉,但一般短时间即可恢复;长时间的久坐,可能会对尿道造成挤压,导致尿道口彼此互相接触,产生轻微的黏连,此时排尿也有可能会出现小便分叉的情况。一般生理性原因引起的小便分叉不会对排尿功能产生影响,短时间内多可自行缓解,不需要特殊治疗。但若小便分叉情况长期存在,则需警惕患病可能,此时应及时去医院查明病因,然后配合医生针对相关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

发布时间:2023-10-19 16:58
内容
审核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文化发展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规范推广项目办公室
目录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