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珍珠母的功效与作用

李培红
李培红   主任药师   硕士生导师
药学部   主任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珍珠母为蚌科动物三角帆蚌、褶纹冠蚌或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的贝壳。主产于江苏、浙江、广西、广东、海南。传统医学认为,珍珠母药性咸、寒,归肝、心经,具有平肝潜阳、安神定惊、明目退翳的功效,用于治疗头痛眩晕、惊悸失眠、目赤翳障、视物昏花。

功效作用
珍珠母具有平肝潜阳、安神定惊、明目退翳的作用。
平肝潜阳、明目退翳
珍珠母味咸性寒,主入肝经,能平肝潜阳,兼能益肝阴、泄肝热,可用于治疗肝肾阴虚、阴不制阳导致的肝阳亢盛、头痛眩晕,还可用于治疗肝热目赤、羞明怕光、目生翳膜,及肝虚目暗、视物昏花、夜盲等。
安神定惊
珍珠母性味咸寒,入心肝经,既能清心肝火热,又能镇惊安神,可用于治疗惊悸失眠、心神不宁等。
现代应用

1、珍珠母具有降压、镇静安神的作用,可运用于降压药、安神药中,如脑立清丸、醒脑降压丸、二十味沉香丸、养阴镇静片、安神补心胶囊、百乐眠胶囊等。

2、珍珠母可以中和胃酸,有治疗慢性胃炎的作用,可用于消化系统用药中,如胃药胶囊、参苓口服液、安胃止痛散等。

3、珍珠母具有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可用于强筋壮骨药中,如珍牡肾骨胶囊等。

需要注意,大家应该合理的使用中成药,不能随意用药。当您有用药需求时,应向医生或药师咨询,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适宜人群
珍珠母适用于头痛眩晕、目赤翳障、视物昏花者;惊悸失眠者。
头痛眩晕、目赤翳障、视物昏花者
珍珠母能平肝潜阳、明目退翳,可用于治疗肝肾阴虚、阴不制阳导致的肝阳亢盛、头痛眩晕,还可用于治疗肝热目赤、羞明怕光、目生翳膜,及肝虚目暗、视物昏花、夜盲等。
惊悸失眠者
珍珠母能安神定惊,可用于治疗惊悸失眠、心神不宁等。
需要注意,本品多与其他药物配伍应用来治疗上述疾病,具体组方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体质、合用药物情况等制定,存在个体化差异,请大家不要盲目用药。
禁忌人群
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慎用。
原因
珍珠母药性咸寒,易伤脾胃,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应慎用。
使用方法
水煎服,先煎。珍珠母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应打碎先煎(煎煮30分钟后,再将其他药物倾入同煎,称为先煎),具体情况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去做。
用量

临床常用剂量为10-25g,但由于每位患者病情、体质等因素不同,具体用量会存在个体化差异,请患者严格按照医生处方规定的剂量使用本品。

不宜同用
本品的合用禁忌尚不明确,为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如果您在使用本品期间需要合用其他药物,请向医生或药师咨询。
温馨提示

珍珠母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中药,若需要服用本品治病或调理身体,建议您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本品,以免发生用药风险。

参考来源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

发布时间:2024-04-15 14:35
内容
审核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文化发展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规范推广项目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