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半夏指半夏的炮制品,包括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传统医学认为,制半夏药性辛、温,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作用。而三种炮制品功效上各有偏重,其中,清半夏长于燥湿化痰,姜半夏长于温中化痰、止呕降逆,法半夏长于祛寒痰和调和脾胃。
本词条主要介绍法半夏。
制半夏指半夏的炮制品,包括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传统医学认为,制半夏药性辛、温,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作用。而三种炮制品功效上各有偏重,其中,清半夏长于燥湿化痰,姜半夏长于温中化痰、止呕降逆,法半夏长于祛寒痰和调和脾胃。
本词条主要介绍法半夏。
法半夏具有镇咳、祛痰、止吐等作用,多应用于化痰止咳平喘药中,如健肺丸、止咳橘红颗粒、小儿百日咳散、桂龙咳喘宁胶囊、复方川贝母片。
临床常用剂量为3-9g,但由于每位患者病情、体质等因素不同,具体用量会存在个体化差异,请患者严格按照医生处方规定的剂量使用本品。
半夏有毒,所以临床常用其炮制品:清半夏、姜半夏及法半夏。
1、清半夏:为白矾溶液浸泡后所得的炮制品,可降低毒性和刺激性,增强半夏燥湿化痰的作用,适用于湿痰咳嗽,胃脘痞满。
2、姜半夏:生半夏用水浸泡后,取出;另取生姜切片煎汤,加白矾与半夏共煮透,取出,晾至六成干,切片,干燥所得。生姜可制半夏之毒,展半夏之功,增加和胃降逆作用,适用于痰饮呕吐,胃脘痞满。
3、法半夏:生半夏用水浸泡后,取出;另取甘草适量,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液,倒入用适量水制成的石灰液中,搅匀,加上述已浸透的半夏,浸泡,每日搅拌1-2次,并保持浸液pH12以上,至剖面黄色均匀,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洗净,阴干或烘干,即得。法半夏温性较弱,功能燥湿化痰,适用于痰多咳嗽,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