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什么是血栓性浅静脉炎

郑月宏
郑月宏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血管外科   主任
北京协和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血栓性浅静脉炎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病,是主要发生在浅表静脉的血栓形成性疾病。

一、病因。血栓性浅静脉炎因浅静脉内形成血栓而引起,受到血管壁损伤、血流滞缓、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会促使血栓在浅静脉内凝结,进而引起血栓性浅静脉炎。

  • 1、血管壁损伤:血管壁的穿刺伤、牵拉伤、交通事故伤等,会损害血管壁的结构,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进而导致本病发生。
  • 2、血液高凝状态:免疫力低下、易栓体质、肿瘤、感染等,会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进而导致本病发生。
  • 3、血流滞缓:长时间静坐、卧床、肢体不活动等,会导致血流速度下降,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进而导致本病发生。

二、症状。血栓性浅静脉炎主要表现为沿浅表静脉走行的条索样硬结,急性期还会伴有局部红、肿、热、痛的表现。发生在不同部位的血栓性浅静脉炎,症状存在一定差异。

  • 1、发生在肢体的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会出现沿血管走行的条索样硬结,同时伴有红、肿、热、痛症状。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曲张的血管内常存在血栓性浅静脉炎。
  • 2、发生在胸腹壁的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症状通常不明显,有时可以触及胸壁、腹壁的条索样硬结,一般为上下走行,局部可能有压痛。彩超检查可以发现静脉血管内形成的血栓。
  • 3、游走性的血栓性浅静脉炎:这是一种特殊类型,发病位置不固定,会不断变化。本病常常是其他炎症性血管疾病的并发症,比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抗磷脂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贝赫切特病等,这些疾病均可能引起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

发布时间:2024-08-23 15:47
目录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