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什么是腺瘤性结肠息肉

林国乐
林国乐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基本外科   知名专家
国家重点专科
北京协和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腺瘤性结肠息肉是结肠息肉的一种类型,是一种良性病变,在临床上又称为结肠腺瘤。结肠息肉是指结肠黏膜的角状突起,分为非肿瘤性息肉和肿瘤性息肉两种。非肿瘤性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炎症性息肉等,而肿瘤性息肉主要是指腺瘤性结肠息肉。

一、致病原因。腺瘤性结肠息肉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病因包括遗传性因素和饮食因素等。

  • 1、遗传性因素。如果家族中存在容易发生结肠息肉的基因,或者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结肠息肉的病史,则家族其他成员患有腺瘤性结肠息肉的可能性会增加。
  • 2、饮食因素。如果饮食当中大鱼大肉比较多,蔬菜水果比较少,或者喜食高蛋白、高脂肪、低膳食纤维的饮食,则容易发生腺瘤性结肠息肉。

二、临床表现。正常情况下,腺瘤性结肠息肉患者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当腺瘤性结肠息肉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比如息肉较大或出现恶变时,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便秘、便血、黏液便、大便次数增多等一系列临床表现。

三、治疗方法。临床上对于腺瘤性结肠息肉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 1、药物治疗。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等)、止泻药物(如蒙脱石散等)、止血药物(如生长抑素、奥曲肽等)等。
  • 2、手术治疗。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患者还可以选择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内镜手术和开腹手术两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发布时间:2024-10-15 20:14
目录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