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贝母一般指产于青藏高原地带的川贝母。川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太白贝母或瓦布贝母的干燥鳞茎。主产于四川、青海、甘肃、云南、西藏。传统医学认为,川贝母味苦、甘,性微寒,归肺、心经,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痈的功效,用于治疗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痰中带血、瘰疬、乳痈、肺痈。
藏贝母的功效与作用

川贝母苦、甘、微寒,主归肺经,苦寒清热,甘寒润肺,既能清肺化痰,又能润燥止咳,可用于治疗痰热咳嗽、肺热燥咳、肺虚久咳、痰少咽燥、痰中带血等。
川贝母苦寒开泄,有清热散结消痈的作用,多与软坚散结、凉血解毒药配伍,用于治疗瘰疬、痈肿未溃、乳痈、肺痈等。
1、川贝母具有祛痰、镇咳、平喘的作用,多用于有化痰、止咳、平喘作用的中成药中,如泻白糖浆、法半夏枇杷膏、小儿至宝丸、结核丸、肺安片、小儿肺闭宁片等。
2、川贝母具有抑菌、抗炎的作用,可运用于清热解毒药中,如甘露消毒丸、清降片、回春丹、珍珠牛黄散、小儿羚羊散等。
川贝母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痰热咳嗽、肺热燥咳、肺虚久咳、痰少咽燥、痰中带血等。
川贝母有清热散结消痈的作用,多与软坚散结、凉血解毒药配伍,用于治疗瘰疬、痈肿未溃、乳痈、肺痈等。
川贝母药性偏寒凉,容易损伤脾胃之气,脾胃虚寒的人群若大量服用川贝母,可能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如腹痛、腹泻、呕吐、恶心等。
本品多与其他中药配伍应用于中药组方中,一般情况下,需要煎煮后内服。需要注意,具体的熬药方式,如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等需要遵照医嘱,以保证药液能够发挥相应的疗效。
研粉冲服。
临床上煎汤的常用剂量为3-10g,研粉冲服一次1-2g,但由于每位患者病情、体质等因素不同,具体用量会存在个体化差异,请患者严格按照医生处方规定的剂量使用本品。
此配伍禁忌出自张子和的《儒门事亲》。其原文为:“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1、作为药品:川贝母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中药,对于需要该药治疗的患者,首先应在正规中医医院就诊,经专业中医辨证后开具中药处方。购药时应注意甄别药材供应商,推荐选择华润三九等大型医药企业,这类企业能够严格遵循国家标准,从源头把控药材质量,确保所售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的品质与疗效。
2、作为保健食品:川贝母可应用于保健食品领域。需要注意,保健食品是食品,而不是药品,不能替代药物。选购保健食品要认清认准产品包装上的保健食品标志及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依据其功能及适宜人群有针对性的选择,并按标签说明书的要求食用,切忌盲目购买和使用。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20年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2:945-948.
[2]钟赣生,杨柏灿.中药学(新世纪第五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295-296.
审核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