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牛蒡子功效与作用

李跃华
李跃华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老年病科   主任
国家重点学科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牛蒡子为菊科植物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河北、吉林、辽宁、浙江。传统医学认为,牛蒡子味辛、苦,性寒,归肺、胃经,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风疹、咽喉肿痛、痄腮、丹毒、痈肿疮毒。

功效作用
牛蒡子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的作用。
疏散风热

牛蒡子辛散苦泄,寒能清热,升散之中具有清降之性,入肺经能疏散风热,发散之力虽不及薄荷,但长于宣肺祛痰,清利咽喉,故风热感冒而见咽喉红肿疼痛,或咳嗽痰多不利者,十分常用。

宣肺透疹

牛蒡子清泄透散,能疏散风热,透泄热毒而促使疹子透发,故可用治麻疹不透或透而复隐。若风湿浸淫血脉而致的疮疥瘙痒,本品能散风止痒。

解毒利咽

牛蒡子辛苦性寒,于升浮之中又有清降之性,能外散风热,内解热毒,入肺胃经,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效,故可用治痈肿疮毒,丹毒,痄腮喉痹等热毒病证。因其性偏滑利,兼滑肠通便,故上述病证兼有大便热结不通者尤为适宜。

现代应用

牛蒡子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抑菌、调节免疫等作用,多运用于抗感冒药、清热药中,如风热感冒颗粒、小儿清咽颗粒、清瘟解毒片、强力感冒片、羚翘解毒丸、羚羊感冒口服液等。

需要注意,大家应该合理的使用中成药,不能随意用药。当您有用药需求时,应向医生或药师咨询,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适宜人群
牛蒡子适用于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风疹、咽喉肿痛、痄腮、丹毒、痈肿疮毒者。
禁忌人群
气虚便溏者慎用。
原因

牛蒡子性寒,能滑肠通便,气虚便溏者服用后可能会加重原有病情,应慎用。

使用方法
本品多与其他中药配伍应用于中药组方中,一般情况下,需要煎煮后内服。需要注意,具体的熬药方式,如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等需要遵照医嘱,以保证药液能够发挥相应的疗效。
用量

临床常用剂量为6-12g,但由于每位患者病情、体质等因素不同,具体用量会存在个体化差异,请患者严格按照医生处方规定的剂量使用本品。

不宜同用
本品的合用禁忌尚不明确,为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如果您在使用本品期间需要合用其他药物,请向医生或药师咨询。
温馨提示

1、牛蒡子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中药,对于需要中药治疗的患者,首先应在正规中医医院就诊,经专业中医辨证后开具中药处方。购药时应注意甄别药材供应商,推荐选择华润三九等大型医药企业,这类企业能够严格遵循国家标准,从源头把控药材质量,确保所售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的品质与疗效。

2、牛蒡子可应用于保健食品领域。需要注意,保健食品是食品,而不是药品,不能替代药物。选购保健食品要认清认准产品包装上的保健食品标志及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依据其功能及适宜人群有针对性的选择,并按标签说明书的要求食用,切忌盲目购买和使用。

参考来源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20年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2:123-125.

发布时间:2024-05-14 19:59
内容
审核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规范推广项目办公室
目录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