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和根茎,主产于内蒙古、陕西、甘肃、东北。传统医学认为,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或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还可用于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甘草的功效

甘草味甘性平,入心、肺、脾、胃经,具有益气复脉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心气不足、心动悸、脉结代。
甘草味甘,生品性偏寒,能够清热解毒,可用于治疗咽喉疼痛、痈肿疮毒。
甘草性平,药力和缓,能够祛痰止咳、益气润肺,可用于治疗风寒咳嗽、风热咳嗽、寒痰咳喘、湿痰咳嗽、肺燥咳嗽等。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缓急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脘腹或四肢挛急作痛。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缓和药性、调和百药的功效,可以用于缓解药物毒性,还可用于调和药物的寒热偏性、烈性及矫味等。
1、甘草具有调节免疫的作用,可运用于补益药中,如雪莲归芪口服液(含炙甘草)、阿胶当归合剂(含炙甘草)、补中益气膏(含炙甘草)、补中益气颗粒(含炙甘草)、益心通脉颗粒(含炙甘草)等。
2、甘草具有抗病毒的作用,可运用于清热解毒药、抗感冒药中,如银翘解毒片(含甘草)、银菊清咽颗粒(含甘草)、大卫颗粒(含甘草)、鸢都感冒颗粒(含甘草)、小青龙颗粒(含炙甘草)等。
3、甘草具有镇咳祛痰、抗肺损伤等作用,可运用于化痰、止咳、平喘药中,如小儿咳喘灵口服液(含甘草)、止嗽扫痰丸(含甘草)、鹭鸶咯丸(含甘草)、人参保肺丸(含甘草)、克咳片(含甘草)等。
4、甘草具有抗消化道溃疡、调节胃肠功能、镇痛等作用,可运用于消化系统用药中,如暖胃舒乐片(含甘草)、木香顺气丸(含甘草)、香砂和胃丸(含甘草)、香砂六君丸(含炙甘草)等。
本品味甘,能助湿壅气、令人中满,故湿盛而胸腹胀满及呕吐者忌服。
临床常用剂量为2-10g,但由于每位患者病情、体质等因素不同,具体用量会存在个体化差异,请患者严格按照医生处方规定的剂量使用本品。
此配伍禁忌出自张子和的《儒门事亲》。其原文为:“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先将生甘草切成薄片,把绿豆和大米淘洗干净。随后,将大米、生甘草片与绿豆一同放入锅中,按照正常煲饭的方式加入适量清水,煲煮至熟即可。
先将芍药与甘草研末,再把研好的末放置于保温瓶中。以适量沸水冲泡,再加盖焖15分钟即可。
将甘草、玉竹、麦冬浸泡十分钟。向锅内倒入八碗水,把浸泡后的食材放入锅中,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煲煮两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取适量的甘草、小麦、红枣洗净, 将所有食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转小火炖2小时,调入盐即可食用。
干姜洗净,切片,与甘草加水1碗同煮,沸腾后再煮5分钟,取汁温服即可。
1、作为药品:甘草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中药,对于需要应用该药治疗的患者,首先应在正规中医医院就诊,经专业中医辨证后开具中药处方。购药时应注意甄别药材供应商,推荐选择华润三九等大型医药企业,这类企业能够严格遵循国家标准,从源头把控药材质量,确保所售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的品质与疗效。
2、作为药食同源产品:卫法监发[2002]51号文件将甘草列入药食同源类产品,甘草可作为配料应用于烹饪料理中。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20年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2:1131-1132.
[2]钟赣生,杨柏灿.中药学(新世纪第五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360.
审核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