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拔牙后血凝块为什么会变成白色

刘云松
刘云松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口腔修复科   主任
国家重点专科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拔牙后血凝块变白,一般属于正常现象,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其原因可能与食物残渣覆盖或者上皮附着有关。

1、食物残渣覆盖。拔牙后,牙龈处会形成拔牙窝,有出血现象。通常,医生会在拔牙窝内塞入止血棉球或纱布,让患者用力咬住,一般经过30分钟左右,拔牙窝内会形成血凝块,此时,患者就可吐出棉球或纱布。一般情况下,患者可以在拔牙两小时以后开始进食。如果进食以后,食物残渣遗留在血凝块的表面,就会使血凝块变白。

2、上皮附着。拔牙以后,拔牙窝内的血凝块,通常会在拔牙后24小时左右发生机化和钙化,并长出新的肉芽组织;一般在7天左右,上皮组织会沿着血凝块表面爬行,形成白色假膜,使牙龈初步愈合,这个过程会延续1个月左右。此时,上皮附着的白色假膜,会使血凝块变白。

需强调,若拔牙后血凝块消失,只剩白色假膜,且伴剧烈疼痛和特殊性臭味,则提示可能是发生了干槽症。这类患者应及时到口腔科复诊,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头孢类或青霉素类以及甲硝唑、奥硝唑等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在局麻状态下,由医生刮除白色假膜,直到露出新鲜骨面,并使用碘仿纱条填塞,从而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

发布时间:2024-06-12 07:14
内容
审核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文化发展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规范推广项目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