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的病因是多种多样的,只要引起了胃黏膜的炎症,并出现相应的症状,则需要采取必要的营养管理。胃炎可以分为急性发作的急性胃炎和慢性的反复发作的慢性胃炎状态,不同的胃炎,其饮食管理也有所区别。
一、对于急性发作的急性胃炎患者,应注意循序渐进的饮食。
- 患者在急性发作期的症状较严重,适合进食清淡的流质或者少渣食物,以尽量减轻胃脏的消化负担。患者可以食用的流质食物包括米汤、藕粉等,或者是北方地区常见的杏仁茶、红枣汤等相对比较温和的饮品,可以为身体补充水分和少量能量,一般可以耐受。但是,对于牛奶、豆浆等容易产气的、含有脂肪的、需要消化酶参与的、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则需要缓段时间再食用。待患者的症状缓解后,患者可以逐渐增加富含蛋白质和能量的食物,逐渐过渡至少渣的半流质饮食,如大米粥、皮蛋瘦肉粥等,以适当补充电解质。患者转入恢复期后,则可以逐渐进食少渣软饭,然后慢慢过渡至软饭、普食。
二、慢性胃炎的反复发作的持续状态,则需要注意在过程中养胃。
- 1、患者应进食相对容易消化吸收的、不粗硬的食物。粗硬的食物一方面可能来自植物性食物提供的膳食纤维,另一方面来自部分肉食,如未经过良好烹制的肉食的肌肉纤维相对比较粗硬,或者牛腱子肉、岁数较大的猪肉等,肉质都很老、很柴,患者进食后会出现不适症状。但相对脂肪含量低、肌纤维较细嫩的鱼、虾、鸡及猪的小里脊肉,则相对更好一些。
- 2、患者应避免刺激胃酸的过度分泌,比如,睡前进食甜食或者高脂食物,如又油又甜的巧克力,则会对胃酸刺激较大,容易加重胃炎的症状。
- 3、对于胃酸分泌不足的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在提供饮食的时候,应适当用一些能够刺激患者胃酸分泌的食物,如味道很鲜美的肉汤、鱼汤、鸡汤、菌汤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胃酸的分泌,提高消化的效率,促进胃肠蠕动,延缓患者的症状。
综上所述,对于胃炎的调理比较复杂,临床需因人施治,根据患者的不同病理阶段采取相应的饮食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