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白菊花的功效

华国栋
华国栋   主任药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药学部   主任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白菊花,民间泛指白颜色的菊花,为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主产于浙江、安徽、河南。传统医学认为,菊花味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白菊花泡水喝可以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

功效作用
白菊花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
散风清热

白菊花微寒清热,入肺经,能够疏散肺经风热。可以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引起的感冒,或温病初起、温邪犯肺引起的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

平肝明目

白菊花质轻发散,味苦能泄,微寒清热,入肝经,能够疏散肝经风热。可用于治疗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导致的目赤肿痛。

清热解毒

白菊花味苦性微寒,能够清热解毒,可用于治疗疮痈肿毒。

现代应用

1、白菊花具有抗菌、抗病毒、解热等作用,可以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常见的中成药有抗感解毒口服液等。

2、白菊花可运用于清热泻火、清热解毒类中成药中,如牛黄清胃丸、牛黄上清丸、黄连上清丸等。

3、白菊花还常与其他药物配伍应用治疗眼疾,常见的中成药有开光复明丸、石斛夜光丸、明目地黄丸、琥珀还睛丸等。

需要注意,大家应该合理的使用中成药,不能随意用药。当您有用药需求时,应向医生或药师咨询,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适宜人群
白菊花适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者;肝阳眩晕、肝风实证者;目赤昏花者;疮痈肿毒者。
风热感冒、温病初起者

白菊花微寒清热,入肺经,能够疏散肺经风热。可以用于治疗外感风热引起的感冒,或温病初起、温邪犯肺引起的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

肝阳眩晕、肝风实证者

白菊花性寒,入肝经,能够清肝热、平肝阳。可以用于治疗肝阳上亢,或肝火上攻导致的眩晕、头痛等症状。

目赤昏花者

白菊花质轻发散,味苦能泄,微寒清热,入肝经,能够疏放肝经风热。可用于治疗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导致目赤肿痛,及肝肾精血不足、目失所养导致的眼目昏花、视物不清。

疮痈肿毒者

白菊花味苦性微寒,能够清热解毒。因此,可用于治疗疮痈肿毒,缓解患者皮肤红、肿、热、痛等症状。

需要注意,本品多与其他药物配伍应用来治疗上述疾病,具体组方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体质、合用药物情况等制定,存在个体化差异,请大家不要盲目用药。
禁忌人群
脾胃虚寒者慎用白菊花。
原因

白菊花味苦,性微寒,脾胃虚寒者使用本品有加重脾胃虚寒的风险。

使用方法
本品多与其他中药配伍应用于中药组方中,一般情况下,需要煎煮后内服。需要注意,具体的熬药方式,如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等需要遵照医嘱,以保证药液能够发挥相应的疗效。
用量

临床常用剂量为5-10g,但由于每位患者病情、体质等因素不同,具体用量会存在个体化差异,请患者严格按照医生处方规定的剂量使用本品。

不宜同用
本品的合用禁忌尚不明确,为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如果您在使用本品期间需要合用其他药物,请向医生或药师咨询。
食用方法
白菊花既是药品又是食品,可用于煲汤、泡酒、泡茶、煮粥,如菊花汤、菊花鸡、菊花酒、菊花茶、菊花粥。
菊花汤

鲜菊花15g、瘦猪肉100g、猪肝100g备好,然后将瘦猪肉和猪肝切片后煮汤,再放入菊花煮数分钟,加佐料调味。

菊花鸡

洗净的整只鸡和凉水入锅,小火炖1小时,放盐,炖半小时。整鸡取出,待凉,手撕。把汤转入砂锅,再加入菊花瓣和鸡丝,加热后调味即可食用。

菊花酒

把菊花30g、地黄10g、当归10g、枸杞20g,浸入白酒500g内,密封一周即可饮用。

菊花茶

取适量菊花,用开水冲泡3-5分钟,即可饮用。

菊花粥

菊花10-15g,粳米60g,同煮成粥。

温馨提示

1、白菊花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中药,对于需要中药治疗的患者,首先应在正规中医医院就诊,经专业中医辨证后开具中药处方。购药时应注意甄别药材供应商,推荐选择华润三九等大型医药企业,这类企业能够严格遵循国家标准,从源头把控药材质量,确保所售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的品质与疗效。

2、作为药食同源产品:卫法监发[2002]51号文件将白菊花列入药食同源类产品,白菊花可作为配料应用于烹饪料理中。

参考来源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20年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2:130-132.

发布时间:2024-07-22 18:52
内容
审核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规范推广项目办公室
目录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