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草为茜草科拉拉藤属一年生蔓状或攀援状草本植物,别名猪秧秧、拉拉藤等。国内外分布广泛,生长环境多样,从平原至海拔4000m左右的山坡,山沟、河岸湿地、沼泽、田野等均可以见到。传统医学认为,八仙草味辛、苦,性微寒,入少阳、太阴二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祛痰止痛等功效,在民间常用于治疗痈疽肿毒、水肿、感冒发热、尿血、牙龈出血、刀伤出血等各种疾病。临床也用于治疗肿瘤、痢疾、乳腺炎、尿路感染、妇女闭经、创伤肿胀。
八仙草功效与作用

华国栋
主任药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药学部
主任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功效作用
八仙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祛痰止痛的功效。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祛痰止痛
八仙草味辛、苦,性微寒,入少阳、太阴二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祛痰止痛等功效,在民间常用于治疗痈疽肿毒、水肿、感冒发热、尿血、牙龈出血、刀伤出血等各种疾病。临床也用于治疗肿瘤、痢疾、乳腺炎、尿路感染、妇女闭经、创伤肿胀。
现代应用
八仙草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蒽醌、环烯醚萜类,以及原阿片碱、哈尔明碱等生物碱。
需要注意,大家应该合理的使用中成药,不能随意用药。当您有用药需求时,应向医生或药师咨询,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适宜人群
八仙草适用于痈疽肿毒、水肿、感冒发热、尿血、牙龈出血、刀伤出血者。
痈疽肿毒、水肿、感冒发热、尿血、牙龈出血、刀伤出血者
八仙草味辛、苦,性微寒,入少阳、太阴二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祛痰止痛等功效,在民间常用于治疗痈疽肿毒、水肿、感冒发热、尿血、牙龈出血、刀伤出血等各种疾病。临床也用于治疗肿瘤、痢疾、乳腺炎、尿路感染、妇女闭经、创伤肿胀。
需要注意,本品多与其他药物配伍应用来治疗上述疾病,具体组方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体质、合用药物情况等制定,存在个体化差异,请大家不要盲目用药。
禁忌人群
脾胃虚寒者慎用。
原因
八仙草药性苦寒,易伤脾阳,脾胃虚寒者应谨慎服用,以免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
使用方法
本品多与其他中药配伍应用于中药组方中,一般情况下,需要煎煮后内服。需要注意,具体的熬药方式,如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等需要遵照医嘱,以保证药液能够发挥相应的疗效。
用量
由于每位患者病情、体质等因素不同,具体用量会存在个体化差异,请患者严格按照医生处方规定的剂量使用本品。
不宜同用
本品的合用禁忌尚不明确,为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如果您在使用本品期间需要合用其他药物,请向医生或药师咨询。
温馨提示
八仙草是一种中药,若需要服用本品治病或调理身体,建议您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本品,以免发生用药风险。
参考来源
[1]李建,陈立,李彬,刘士军,董俊兴.八仙草化学成分研究[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0,37(05):387-389.
[2]李洁,孙俊.八仙草的生药研究[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6(03):43-45.
发布时间:2024-08-11 13:24
目录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