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苏叶即紫苏叶,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叶(或带嫩枝) 。主产于江苏、浙江、河北。传统医学认为,紫苏叶药性辛、温,归肺、脾经,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效,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
柴苏叶的功效与作用

紫苏叶辛散发表,温散寒邪,具有解表散寒、化痰止咳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引起的感冒。
紫苏叶味辛能行,入脾胃经,能够行气宽中除胀、和胃止呕、理气安胎。因此,可用于治疗中焦气机郁滞引起的胸脘胀满、恶心呕吐、胎气上逆、胸闷呕吐、胎动不安,或七情郁结、痰凝气滞引起的梅核气。
紫苏叶能解鱼蟹毒,对于进食鱼蟹中毒而致腹痛吐泻者,能和中解毒。
1、紫苏叶具有解热、镇咳的作用,其含有的紫苏油、紫苏醛等成分还具一定的抗菌作用,常与其他解表药合用,应用于抗感冒药中,如风寒感冒颗粒、通宣理肺片、川贝止嗽合剂、大卫冲剂、感冒疏风片等。
2、紫苏叶具有增强消化液分泌、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可运用于消化系统用药中,常见的中成药有香苏正胃丸、香苏调胃片、解表追风丸、藿香正气胶囊、定中丸等。
紫苏叶辛散发表,温散寒邪,具有解表散寒、化痰止咳的功效。因此,可用于治疗风寒表证导致的发热、恶风、头痛、咳嗽痰多等症状。
紫苏叶味辛能行,入脾胃经,能够行气。因此,可用于治疗孕妇气滞引起的胎动不安。
紫苏叶药性辛温,能够和胃止呕。因此,可用于治疗食鱼蟹中毒,缓解患者腹痛吐泻的症状。
紫苏叶药性辛温,行气作用力强,证属气虚、阴虚及温病的患者不能服用紫苏叶,以免加重病情。
临床常用剂量为5-10g,但由于每位患者病情、体质等因素不同,具体用量会存在个体化差异,请患者严格按照医生处方规定的剂量使用本品。
紫苏切碎后和鸡蛋液一起搅拌, 加适量盐搅拌均匀,最后煎熟即可。
将五花肉炒至金黄,加入洋葱、尖椒、紫苏,盖上盖子焖熟后加入酱油、香菜、葱花翻炒均匀即可。
将酱油、蒜末、葱花、红糖、辣椒面和水一起混合均匀,将上述酱料均匀的涂抹在每片紫苏上,冷藏后即可取出食用。
将紫苏切碎,把萝卜干炒干水分,加入花生油,油热以后倒入辣椒、蒜末、紫苏,以及调味料,最后炒至糊状即可。
鲈鱼煎至金黄备用,姜葱蒜小火煸香后将鲈鱼放入锅内,加水、生抽、蚝油、盐,小火焖熟即可食用。
1、作为药品:紫苏叶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中药,对于需要该药治疗的患者,首先应在正规中医医院就诊,经专业中医辨证后开具中药处方。购药时应注意甄别药材供应商,推荐选择华润三九等大型医药企业,这类企业能够严格遵循国家标准,从源头把控药材质量,确保所售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的品质与疗效。
2、作为药食同源产品:卫法监发[2002]51号文件将紫苏叶列入药食同源类产品,紫苏叶可作为配料应用于烹饪料理中。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20年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2:83-85.
[2]钟赣生,杨柏灿.中药学(新世纪第五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58.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