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草药即臭草,别名猫毛草、肥马草、枪草,为禾本科植物臭草的全草。产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等地。传统医学认为,臭草药性甘、凉,具有利水通淋、清热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小便赤涩淋痛、水肿、感冒发热、黄疸、消渴。
臭草药功效和作用

华国栋
主任药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药学部
主任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功效作用
臭草具有利水通淋、清热的功效。
利水通淋、清热
臭草药性甘、凉,具有利水通淋、清热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小便赤涩淋痛、水肿、感冒发热、黄疸、消渴。
现代应用
全草含挥发油及香豆精类,根含生物碱。包括桉叶素、芳樟醇、莰烯、柠檬烯、对聚伞花素、芸香碱、茵芋碱、香草木宁碱、加锡弥罗果碱、山小橘碱、佛手柑内酯、补骨脂素、花椒毒素、伞形花内酯、东莨菪素、异虎耳草素等。
需要注意,大家应该合理的使用中成药,不能随意用药。当您有用药需求时,应向医生或药师咨询,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适宜人群
臭草适用于小便赤涩淋痛、水肿、感冒发热、黄疸、消渴者。
小便赤涩淋痛、水肿、感冒发热、黄疸、消渴者
臭草药性甘、凉,具有利水通淋、清热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小便赤涩淋痛、水肿、感冒发热、黄疸、消渴。
需要注意,本品多与其他药物配伍应用来治疗上述疾病,具体组方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体质、合用药物情况等制定,存在个体化差异,请大家不要盲目用药。
禁忌人群
阴虚发热者慎用。
原因
臭草有一定利尿作用,易损耗阴液,阴虚发热者应谨慎服用,以免加重口干、潮热等阴虚症状。
使用方法
本品多与其他中药配伍应用于中药组方中,一般情况下,需要煎煮后内服。需要注意,具体的熬药方式,如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等需要遵照医嘱,以保证药液能够发挥相应的疗效。
用量
临床常用剂量为50-100g,由于每位患者病情、体质等因素不同,具体用量会存在个体化差异,请患者严格按照医生处方规定的剂量使用本品。
不宜同用
本品的合用禁忌尚不明确,为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如果您在使用本品期间需要合用其他药物,请向医生或药师咨询。
温馨提示
臭草是一种中药,若需要服用本品治病或调理身体,建议您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本品,以免发生用药风险。
参考来源
[1]中国科学院甘肃省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M].甘肃人民出版社,1973.
[2]贺忠群,李良.甘孜州野生蔬菜资源及其利用[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2015:166-167.
发布时间:2024-08-11 18:57
目录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