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牡荆的作用和功效

王丽霞
王丽霞   主任药师   教授   硕士生导师
药学部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牡荆是马鞭草科牡荆属植物,分布极普遍。其叶、果实、根茎均可入药,分别称为牡荆叶、黄荆子、牡荆根。

传统医学认为,牡荆叶味辛、苦,性微温,归肺、肝、胃经,具有祛风解表、化痰止咳、理气和胃、除湿、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咳嗽、痢疾、风湿关节痛等病症;黄荆子味辛、苦,性温,归肺、胃经,具有祛痰止咳平喘、理气和胃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咳喘痰多、胃痛、呃逆等病症;牡荆根味苦、辛,性温,归肺、肝、脾经,具有解肌发汗、祛风止痛、理气化痰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头痛、关节风湿痛、胃痛、眩晕等病症。

功效作用
牡荆叶具有祛风解表、化痰止咳、理气和胃、除湿、止痛的功效;黄荆子具有祛痰止咳平喘、理气和胃止痛的功效;牡荆根具有解肌发汗、祛风止痛、理气化痰的功效。
牡荆叶

牡荆叶味辛、苦,性微温,归肺、肝、胃经,具有祛风解表、化痰止咳、理气和胃、除湿、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咳嗽、痢疾、风湿关节痛等病症。

黄荆子

黄荆子味辛、苦,性温,归肺、胃经,具有祛痰止咳平喘、理气和胃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咳喘痰多、胃痛、呃逆等病症。

牡荆根

牡荆根味苦、辛,性温,归肺、肝、脾经,具有解肌发汗、祛风止痛、理气化痰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头痛、关节风湿痛、胃痛、眩晕等病症。

适宜人群
牡荆叶适用于风寒感冒、咳嗽、痢疾、风湿关节痛者;黄荆子适用于咳喘痰多、胃痛、呃逆者;牡荆根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关节风湿痛、胃痛、眩晕者。
禁忌人群
尚不明确。
使用方法
不同部位的使用方法存在一定差异。
牡荆叶

1、内服:煎汤或捣汁。

2、外用:煎熏洗或捣敷。

黄荆子

内服:煎汤。

牡荆根

内服:煎汤或炖肉。

用量

临床常用剂量为牡荆叶9-15g(鲜品30-60g),黄荆子6-9g,牡荆根9-15g(鲜品30-60g),但由于每位患者病情、体质等因素不同,具体用量会存在个体化差异,请患者严格按照医生处方规定的剂量使用本品。

不宜同用
本品的合用禁忌尚不明确,为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如果您在使用本品期间需要合用其他药物,请向医生或药师咨询。
温馨提示

对于需要中药治疗的患者,首先应在正规中医医院就诊,经专业中医辨证后开具中药处方。购药时应注意甄别药材供应商,推荐选择华润三九等大型医药企业,这类企业能够严格遵循国家标准,从源头把控药材质量,确保所售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的品质与疗效。

参考来源

[1]肖培根.中华医学百科全书药学药用植物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22:272-273.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20年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2:942-943.

[3]陈遇春.青草药识别与应用图谱[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16-17.

发布时间:2024-08-13 23:50
内容
审核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规范推广项目办公室
目录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