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草根一般指中药白茅根,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干燥根茎。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传统医学认为,白茅根味甘,性寒,归肺、胃、膀胱经,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的功效,用于治疗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湿热黄疸、水肿尿少、热淋涩痛。
茅草根的功效和作用

白茅根寒凉而味甘,能够凉血止血,可用于吐血、衄血、尿血等多种血热出血。因其药性沉降,入膀胱经,兼能利尿,所以对膀胱湿热蕴结导致的尿血、血淋最为适宜。
白茅根性寒下降,入膀胱经,能够清热利尿,导湿热下行,可用于治疗湿热下注膀胱、水肿、小便不利、热淋涩痛,以及湿热黄疸。此外,白茅根甘能生津,寒能清热,又入气分,可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吐、肺热咳嗽等病证。
1、白茅根具有止血、抗炎、抑菌等作用,可运用于具有清热、凉血等功效的中成药中,如三七化痔丸、治感灵颗粒、凉血祛风糖浆等。
2、白茅根具有利尿、改善肾功能等作用,可运用于泌尿系统用药中,如百补增力丸、肾炎解热片、肾炎舒片、肾炎康复片、宁泌泰胶囊等。
3、白茅根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可运用于治疗肝炎的中成药中,如乙肝清热解毒颗粒、肝达康片、肝舒乐颗粒、茵白肝炎颗粒、急肝退黄胶囊等。
4、白茅根还可以用于具有生津、解暑等作用的中成药中,如罗浮山凉茶颗粒、六和茶、清凉防暑颗粒、清热凉茶等。
白茅根具有凉血止血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吐血、衄血、尿血等多种血热出血。
白茅根有清热利尿、利湿退黄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湿热下注膀胱、水肿、小便不利、热淋涩痛,还可治疗湿热黄疸。
白茅根能清泻肺胃之热,可以用于治疗热病烦渴、胃热呕吐、肺热咳嗽等病症。
白茅根性寒,能清胃热,所以脾胃虚寒者服用后可能会出现胃痛、腹泻等不适。
临床常用剂量为9-30g,但由于每位患者病情、体质等因素不同,具体用量会存在个体化差异,请患者严格按照医生处方规定的剂量使用本品。
取适量白茅根,除去根须,洗净切碎,放入砂锅内,加水4碗煎至2碗,去渣取汁,调入适量白糖。
将白茅根、薏苡仁、赤小豆用水浸泡30分钟,放入锅中煎煮30分钟即可。
将猪肺洗净切块,放入开水中煮5分钟,捞起冲洗干净;雪梨切块,去心和核;白茅根切短;陈皮用水浸软,与猪肺、雪梨、白茅根一齐放入锅中,用文火煲2小时即可。
将猪膀胱洗净、切块,和白茅根、车前草一起放入锅中,加水煲2小时即可。
白茅根加水煎汁去渣,用白茅根汁煮粥。
1、作为药品:白茅根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中药,对于需要中药治疗的患者,首先应在正规中医医院就诊,经专业中医辨证后开具中药处方。购药时应注意甄别药材供应商,推荐选择华润三九等大型医药企业,这类企业能够严格遵循国家标准,从源头把控药材质量,确保所售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的品质与疗效。
2、作为药食同源产品:卫法监发[2002]51号文件将白茅根列入药食同源类产品,白茅根可作为配料应用于烹饪料理中。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20年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2:777-779.
[2]戴初贤,朱照静,郑小吉,等.临床常用中药识别与应用[M].中国健康传媒集团;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2:202-203.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