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人九痔,从字面上理解,十个人中就有九个人患有痔,说明痔的发病率很高。但实际上,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对“痔”的理解有所不同。
一、在现代医学,“痔”多指痔疮,痔疮确实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之一,根据上世纪80年代,一项针对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流行病学调查,肛肠疾病的患病率为67%,而痔疮(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的患病率占所有肛肠疾病的87%。痔疮的发病率之所以如此之高,与人体生理解剖学特点有关,也与日常的诸多诱发因素有关。
- 1、人体生理解剖学特点,决定了每个人都有患痔疮的基础。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双腿站立走路,当人体处于站立位时,肛门直肠受重力和脏器的压迫,导致静脉向上回流受阻,就可能会造成肛门的静脉扩张、屈曲,进而引起痔疮。
- 2、日常诱发因素,决定了每个人随时都在面对触发痔疮形成的开关。不良饮食习惯,如过食辛辣刺激、缺乏纤维摄入等;职业因素导致的久坐久站;不良排便习惯,如久蹲厕所;存在导致腹压升高的基础疾病,如长期腹泻或便秘、慢性咳嗽、慢性心脏病等,均可诱发痔疮。
二、在传统医学,“痔”是很多肛肠疾病的统称,除了包含痔疮外,还包含肛瘘、肛裂、直肠脱垂、肛管直肠癌等疾病,这些疾病总的发病率是非常高的,因此被称为“十人九痔”。
- 1、肛瘘:可引起患者出现肛门部瘙痒、疼痛等,因而称为瘘痔。
- 2、肛裂:可引起患者出现肛周疼痛、出血等,因而称为裂痔。
- 3、直肠脱垂:可引起患者出现肛门不适及直肠黏膜自肛门脱出等,因而称为脱肛痔。
- 4、肛管直肠癌:可引起患者出现便血、肛门痛等,因而称为锁肛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