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脚木又称鹅掌柴,是五加科常绿乔木或灌木,临床上多以其根皮、茎皮、根和叶入药,其性味归经和功效作用因用药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其中,鸭脚木皮苦、涩,性凉,入肺经,具有发汗解表、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咽喉肿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鸭脚木根味微苦、辛,性凉,入心经,具有发汗解表、消肿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而鸭脚木叶味涩,性平,具有消肿止痛、接骨、止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湿骨痛、骨折、刀伤出血、跌打肿痛等。
鸭脚木的功效与作用

李培红
主任药师
硕士生导师
药学部
主任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功效作用
鸭脚木皮具有发汗解表、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功效;鸭脚木根具有发汗解表、消肿止痛的功效;鸭脚木叶具有消肿止痛、接骨、止血的功效。
鸭脚木皮
鸭脚木皮苦、涩,性凉,入肺经,具有发汗解表、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咽喉肿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
鸭脚木根
鸭脚木根味微苦、辛,性凉,入心经,具有发汗解表、消肿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等。
鸭脚木叶
鸭脚木叶味涩,性平,具有消肿止痛、接骨、止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湿骨痛、骨折、刀伤出血、跌打肿痛等。
现代应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鸭脚木具有抑菌等作用,临床上可以本品或配伍他药制成的复方来治疗流行性感冒、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需要注意,大家应该合理的使用中成药,不能随意用药。当您有用药需求时,应向医生或药师咨询,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适宜人群
鸭脚木适用于感冒发热者;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者;骨折者;刀伤出血者。
感冒者
鸭脚木的根皮、茎皮和根具有发汗解表的功效,可治疗感冒发热。
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者
鸭脚木具有祛风除湿、消肿止痛的功效,可治疗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肿痛等。
骨折者
鸭脚木叶具有接骨的作用,可治疗骨折。
刀伤出血者
鸭脚木叶具有止血的作用,可治疗刀伤出血等。
需要注意,本品多与其他药物配伍应用来治疗上述疾病,具体组方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体质、合用药物情况等制定,存在个体化差异,请大家不要盲目用药。
使用方法
本品多与其他中药配伍应用于中药组方中,一般情况下,需要煎煮后内服。需要注意,具体的熬药方式,如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等需要遵照医嘱,以保证药液能够发挥相应的疗效。此外,本品还可浸酒、煎水外洗或捣烂外敷。
用量
鸭脚木皮煎服的常用剂量为9~15g,鸭脚木根煎服的常用剂量为15~30g,鸭脚木叶煎服的常用剂量为9~15g;外用适量。由于每位患者病情、体质等因素不同,具体用量会存在个体化差异,请患者严格按照医生处方规定的剂量使用本品。
不宜同用
本品的合用禁忌尚不明确,为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如果您在使用本品期间需要合用其他药物,请向医生或药师咨询。
温馨提示
鸭脚木是一种中药,对于需要使用本品治疗的患者,首先应在正规中医医院就诊,经专业中医辨证后开具中药处方。购药时应注意甄别药材供应商,推荐选择华润三九等大型医药企业,这类企业能够严格遵循国家标准,从源头把控药材质量,确保所售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的品质与疗效。
参考来源
[1]陈遇春.青草药识别与应用图谱[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56-57.
[2]娄玉钤,娄多峰,李满意.中华痹病大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9:257.
发布时间:2024-08-25 14:21
目录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