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结又称耵聍、耳屎,一般可自然排出,或者由患者自行使用器械取出,部分情况下需就医处理。
一、自行处理。耳结是由耵聍腺分泌的淡黄色分泌物,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黏附外物的作用。绝大多数情况下,耳结是干性的,可借助咀嚼、张口、摆动头部等动作自然排出。如果耳结的量较多,但较软,呈粉末状或片状,可尝试自行使用器械取出。需要注意的是,掏耳朵时要用力适度,避免因操作不当损伤外耳道及鼓膜,影响听力。
二、就医处理。如果耳结由于被水浸等原因逐渐凝聚成团,变得又大又硬,应及时就医,采取一些措施使耳结排出,以免过多堆积在耳内造成外耳道阻塞。
- 1、对于可活动、未完全阻塞外耳道的耳结,可用耵聍钩取出。
- 2、对于干硬、难以取出的耳结,可先滴入5%碳酸氢钠溶液进行软化,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外耳道,以达到清除耳结的目的。
- 3、对于水渍、感染或应用药物软化后的耳结,可尝试在耳内镜的引导下,用耳科的吸引器吸出来。
- 4、此外,如果取出耳结后,外耳道皮肤存在明显炎症反应,或已经表现为继发性感染,一般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如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头孢拉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