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肚子疼即紫癜伴腹痛,是腹型过敏性紫癜的典型症状。过敏性紫癜是一种由过敏原刺激产生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有多种不同的临床表现类型,其中腹部症状较为明显的一型即为腹型过敏性紫癜。
一、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
- 1、皮肤症状:主要为对称出现的皮肤紫癜,大小不等,最初为深红色,于数日内逐渐变为紫色、黄褐色、浅黄色,在7~14天后逐渐消退。紫癜一般局限于四肢,以下肢及臀部多见,躯干较少。
- 2、腹部症状:以腹痛最为常见,常为阵发性绞痛,多位于脐周、下腹或全腹,可伴随恶心、呕吐、腹泻及便血等症状,严重时会并发肠套叠、肠梗阻、肠穿孔及出血性小肠炎。腹部症状多与紫癫同时发生,通常在紫癜发生的8天内出现,偶可发生于紫癫之前。
二、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治疗。
- 1、消除致病因素:防治感染,驱除肠道寄生虫,避免可能致敏的食物及药物等因素。
- 2、一般处理:患者处于急性期时应卧床休息,出现消化道出血时应禁食,必要时可以输血。
- 3、药物治疗:常规使用异丙嗪、氯苯那敏等抗组胺药及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等改善血管通透性的药物。出现严重腹痛合并消化道出血时,应使用泼尼松、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及丁溴东莨菪碱、山莨菪碱等阿托品类药物。出现严重呕吐时可使用苯海拉明、东莨菪碱等止吐药。出现呕血、血便时可用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