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增生是指牙龈组织的细胞成分增多所致的牙龈体积增大,可能是由于口腔卫生不良等非疾病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咬合关系错乱、慢性牙龈炎、鼻窦炎等疾病因素导致的。
1、口腔卫生不良:如果长期不刷牙,则可能会导致食物残渣滞留在牙龈沟内,形成牙菌斑或牙结石,导致牙龈炎,从而造成牙龈增生,并伴有口腔异味等症状。这种情况下,患者应加强口腔卫生,比如早晚按时刷牙、饭后漱口等,也可采取洗牙治疗。
2、咬合关系错乱:如果存在前牙拥挤、深覆咬合等牙颌畸形,则可能会导致食物长期刺激牙龈,从而引起牙龈增生。这种情况下,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口腔状况、年龄等选择合适的矫正方法,比如使用功能矫治器、佩戴固定牙套以及正畸手术等。
3、慢性牙龈炎:如果患有本病,则可能由于长期炎症刺激,导致牙龈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生,并可伴有牙龈出血等症状。这种情况下,患者可遵医嘱应用1%~3%过氧化氢溶液、氯己定含漱液等,来减轻局部炎症。如果牙龈纤维增生明显、炎症消退后牙龈形态不能恢复,则可采取牙龈成形术,以便恢复牙龈的正常外形。
4、鼻窦炎:如果患有本病,则可能由于长时间用口呼吸,导致口腔长期受到空气的刺激,从而引起牙龈增生,并可伴有鼻塞、脓涕等症状。这种情况下,患者应注意合理休息、多喝水,并遵医嘱使用呋麻滴鼻液、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药物治疗,必要时还可考虑进行鼻内镜手术。
5、其他:除上述疾病外,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白血病等,也可能导致牙龈增生,应积极治疗。
需要提醒的是,牙龈增生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避免进食过烫和刺激性强的食物等,以免刺激牙龈组织,加重牙龈增生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