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荔枝籽的作用与功效

李培红
李培红   主任药师   硕士生导师
药学部   主任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荔枝籽,又称荔枝核,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的干燥成熟种子。主产于福建、广东、广西。传统医学认为,荔枝核药性甘、微苦、温,归肝、肾经,具有疏肝理气、行气散结、散寒止痛的功效,多用于治疗寒滞肝脉引起的疝气疼痛、睾丸肿痛,还可用于治疗肝气郁结、肝胃不和之胃脘久痛,肝郁气滞血瘀之痛经、产后腹痛。

功效作用
荔枝核具有疏肝理气、行气散结、祛寒止痛的功效。
疏肝理气、行气散结、祛寒止痛
荔枝核主入肝经,味苦能泄,性温祛寒,有疏肝理气、行气散结、散寒止痛的功效,多用于治疗寒滞肝脉引起的疝气疼痛、睾丸肿痛,还可用于治疗肝气郁结、肝胃不和之胃脘久痛,肝郁气滞血瘀之痛经、产后腹痛。
现代应用

1、荔枝核具有降糖的作用,可运用于降糖药中,如降糖舒片、降糖舒丸、降糖通脉片、降糖舒胶囊、降糖通脉胶囊等。

2、荔枝核具有调节免疫、改善学习记忆的作用,可运用于补益药中,如生力片、生力胶囊、花芪胶囊、津力达颗粒、补脾益肠丸等。

3、荔枝核还可运用于温经理气、活血散结药中,如橘核疝气丸、茴香橘核丸、小儿暖脐膏等。

需要注意,大家应该合理的使用中成药,不能随意用药。当您有用药需求时,应向医生或药师咨询,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适宜人群
荔枝核适用于疝气疼痛、睾丸肿痛、胃脘久痛、痛经、产后腹痛者。
疝气疼痛、睾丸肿痛、胃脘久痛、痛经、产后腹痛者
荔枝核具有疏肝理气、行气散结、散寒止痛的功效,因此,多用于治疗寒滞肝脉引起的疝气疼痛、睾丸肿痛,还可用于治疗肝气郁结、肝胃不和之胃脘久痛,肝郁气滞血瘀之痛经、产后腹痛。
需要注意,本品多与其他药物配伍应用来治疗上述疾病,具体组方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体质、合用药物情况等制定,存在个体化差异,请大家不要盲目用药。
禁忌人群
孕妇禁止服用。
原因
荔枝核味苦,具有行气散结的作用,因此孕妇禁止服用,以免影响胎儿的发育。
使用方法
本品多与其他中药配伍应用于中药组方中,一般情况下,需要煎煮后内服。需要注意,具体的熬药方式,如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等需要遵照医嘱,以保证药液能够发挥相应的疗效。
用量

临床常用剂量为5-10g,但由于每位患者病情、体质等因素不同,具体用量会存在个体化差异,请患者严格按照医生处方规定的剂量使用本品。

不宜同用
本品的合用禁忌尚不明确,为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如果您在使用本品期间需要合用其他药物,请向医生或药师咨询。
温馨提示

荔枝核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中药,若需要使用本品治病或调理身体,建议您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本品,以免发生用药风险。

参考来源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中药饮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

发布时间:2024-09-11 13:47
内容
审核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文化发展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规范推广项目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