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外斜视是介于外隐斜与共同性外斜视之间的一种斜视,是指能够被双眼融合机制控制的潜在眼位偏斜。
一、病因。
- 本病的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确,其发病主要是由于外展和集合功能的平衡失调所致。当集合能力不足、融合能力低下时,便不能对抗过强的外展能力,进而使眼位有向外偏斜的倾向。
二、症状。
- 1、典型症状:在间歇性外斜视的初期阶段,眼位偏斜仅在劳累、生病、注意力不集中或看远处物体时出现。随着病情进展,出现间歇性外斜视的次数和持续时间逐渐增多,并出现双眼视功能异常,如立体视觉损害和/或发生抑制。
- 2、伴随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弱视,还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自信心受损、自卑、孤僻等一系列社会心理问题。
三、治疗。
- 1、非手术治疗:对于年龄较小、检查欠配合、外斜视控制良好或不愿手术的患者,可以通过矫正屈光不正、刺激调节性集合、遮盖治疗、弱视治疗、三棱镜治疗、视觉训练等非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 2、手术治疗:对于眼位偏斜过于频繁、偏斜角度过大,或者不能通过矫正眼镜或遮盖疗法缓解症状的患者,医生会考虑通过手术矫正。
四、预后。
- 对于间歇性外斜视的患者,手术和保守治疗方式的治愈率都一般,常复发。
需要提醒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眼部休息,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另外,患者还应定期前往眼科就诊,以有利于医生对疾病进展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