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界痣是色素痣的一种类型,也是一种皮肤良性肿瘤,因其位于真皮与表皮的交界处,故称为交界痣。
1、病因:交界痣的出现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有关。先天性的交界痣可能是胚胎发育过程中,色素细胞从神经嵴移行到表皮这一过程发生原位基因突变引起;后天获得性的交界痣可能与环境因素有关,比如受到紫外线的长时间照射,引起交界痣的发生。
2、症状:交界痣可发生于全身任何一处皮肤,常见临床表现为淡褐色至深褐色斑疹,也可呈现黑色、棕色或蓝黑色,一般光滑或稍隆起于皮面,直径多小于0.8cm,可因局部反复摩擦或外力导致破溃出血。当出现恶变倾向时,可有局部压痛等表现。
3、治疗:交界痣一般无需治疗,但如果位于皮肤暴露部位,影响美观时,可采用激光、冷冻、化学剥脱等方法将其去除;怀疑恶变或病理检查存在恶变倾向时,可采用手术方法进行切除。
交界痣不会自行消退,但多数情况下为良性,并不会对身体产生影响,少数恶变的交界痣会对身体造成危害。所以在交界痣无明显原因突然出现面积增大、溃烂、出血等表现时,要及时到皮肤科就诊,及时清除恶变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