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苦是临床常见症状,中医认为其主要由肝胆湿热和肝火犯胃等引起。临床常伴有烦躁易怒、胸胁痛、尿黄等症。
常见治疗口苦的药物有:
1、清肝胆湿热药:用于肝胆湿热、肝失疏泄所致的口苦,常伴有胁痛,目赤或目黄,小便黄赤等症状。使用之前应注意孕妇禁用。即使是体质壮实的人,也不可久服。若发热、黄疸、上腹痛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常用中成药有龙胆泻肝丸、消炎利胆片等。
2、疏肝和胃药:用于肝火犯胃、疏泄不利所致的口苦,常伴有胁肋胀痛、烦躁易怒、呕吐嗳气等症状。服药期间应保持心情舒畅,以免加重病情。常用中成药有左金丸等。
口苦多出现在肝胆疾病中,故治疗当以治疗肝胆为主。同时,若饮食不合理,食用过多辛辣食品,也可引起口苦。因此除药物治疗外,还要注意合理饮食,多吃水果、蔬菜等。并要保持适量运动,以促进消化功能运转,尤其是脑力劳动者。由于口苦临床表现各有特点,故患者使用药物应遵循医师的指导,切勿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