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角化病和扁平疣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发病原因不同、发病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不同、治疗方法不同。
1、发病原因不同。脂溢性角化病确切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皮肤老化、遗传、日晒、药物、病毒感染、肿瘤、空气污染等因素相关;而扁平疣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皮肤所致。
2、发病部位不同。脂溢性角化病可发生于除口腔黏膜、手掌和足底之外的任何部位,以颜面、手背、胸、背等处最为常见;而扁平疣常出现在面部、手背、前臂等部位。
3、临床表现不同。脂溢性角化病主要表现为单个或多个、褐色至黑色、境界清楚、大小不等的斑、扁平丘疹或斑块,有时皮损表面粗糙,覆有油腻性鳞屑;而扁平疣主要表现为略微隆起的扁平丘疹,大小不一,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质地较硬。
4、治疗方法不同。脂溢性角化病常采用冷冻、激光、手术(如刮除术、削切术、切除术)、药物(如40%过氧化氢溶液、维A酸)等方法治疗;而扁平疣主要采用外用药物治疗(如维A酸乳膏、咪喹莫特乳膏等)和物理治疗(如冷冻、激光等),皮损较多或久治不愈者,可遵医嘱口服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