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如何诊断马拉色菌毛囊炎

王爱平
王爱平   主任医师
皮肤性病科   知名专家
国家重点专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通常,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典型皮损及真菌学检查结果,来明确诊断马拉色菌毛囊炎。必要时,还可进行体格检查、伍德灯检查、组织病理检查,以辅助诊断。

一、典型皮损。马拉色菌毛囊炎好发于胸背、肩颈部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其典型皮损为半球形炎性毛囊性丘疹、丘疱疹或小脓疱,呈半球形,周边有红晕,可挤出粉脂状物质,数十个至数百个。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瘙痒,在出汗后症状加剧。

二、真菌学检查。该检查主要包括真菌镜检和真菌培养。

  • 1、真菌镜检:医生会选择典型的皮损,用镊子用力将毛囊角栓挤压出,制成标本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如果见到圆形至卵形、厚壁、单极出芽、成簇分布的孢子,则表明检查结果阳性,可支持马拉色菌毛囊炎的诊断。
  • 2、真菌培养:医生会取部分皮损组织放置于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如果培养出马拉色菌,则对马拉色菌毛囊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三、体格检查。医生会对皮损进行检查,以了解其数目、大小、形态、颜色、质地、分布、有无触痛等情况,有助于疾病的初步诊断。

四、伍德灯检查。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丘疹在伍德灯下可呈黄绿色荧光。

五、组织病理检查。必要时,医生会进行组织病理检查,以毛囊为中心取活检,如果在毛囊角栓内、毛囊口、毛囊皮脂腺漏斗部等见到真菌孢子,PAS染色呈红色,则有助于马拉色毛囊炎的诊断。

发布时间:2024-08-28 13:09
内容
审核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文化发展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规范推广项目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