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起水泡(水疱)了,可能是由于手癣、汗疱疹、过敏、摩擦性水疱以及烧烫伤等原因引起的。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皮肤科或普通外科就诊,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处理。
一、手癣。
- 1、原因分析:手癣是一种真菌感染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虎口、手掌部位的水疱、脱屑、干燥等,患者可伴有明显瘙痒。
- 2、处理措施: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外用硝酸咪康唑乳膏、复方酮康唑乳膏等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严重者,需联合口服盐酸特比萘芬片、伊曲康唑胶囊等抗真菌药物。由于手癣容易复发或者再感染,因此患者除了坚持足疗程、足量用药以外,还要注意个人卫生,并积极治疗其他部位的癣病,例如足癣、股癣等,以切断传染源头,防止再次感染。
二、汗疱疹。
- 1、原因分析:汗疱疹又称出汗不良性湿疹,是一种对称发生在手和(或)脚的水疱性皮肤病,典型皮损为表皮深处的小水疱,略高出皮肤表面,患者常伴有剧烈瘙痒、刺痛或烧灼感。
- 2、处理措施:早期水疱期,治疗以干燥止痒为主,可用1%炉甘石洗剂外擦;开始脱皮时,可用糖皮质激素类软膏,例如醋酸曲安奈德尿素软膏。必要时,可遵医嘱联合口服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以尽快控制炎症。
三、过敏。
- 1、原因分析:如果戴了新材质的戒指,或者用了含有致敏成分的护手霜、洗手液等,均可能诱发手部皮肤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手部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同时伴有瘙痒。
- 2、处理措施:患者可首先在医生指导下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糖皮质激素制剂抗炎、止痒;症状严重者,可联合口服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
四、摩擦性水疱。
- 1、原因分析:如果手发生了机械性外力摩擦,可出现皮肤红斑,并形成张力性水疱,患者可伴有疼痛等症状。
- 2、处理措施:对于比较小的摩擦性水疱,只要做好清洁消毒,其多可在一段时间后自行消失。在此期间,患者严禁自行扎破水疱,谨防感染发生。如果水疱较大或已经破溃、化脓,应及时就医,进行清创处理。
五、烧烫伤。
- 1、原因分析:手发生烧烫伤时,也会出现起水疱的情况。这是因为,高温可导致皮肤组织蛋白变性坏死,造成皮下组织液渗出,从而形成水疱。患者可伴有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
- 2、处理措施:如果发生烧烫伤后,仅出现一个或几个比较小的水疱,一般不需要就医,其可逐渐自行吸收,但要保护好水疱,防止其破裂,更不能自行扎破,谨防感染发生;如果是比较严重的烧烫伤,需要立即就医,进行清创消毒处理。
总之,引起手起水泡(水疱)的原因比较多,其处理措施需根据原因区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