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拉肚子拉出血

李景南
李景南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消化内科   副主任
国家重点专科
北京协和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拉肚子(即腹泻)拉出血(即便血),可能是由于内痔、肛裂、肠息肉、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引起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消化内科、肛肠外科或普通外科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1、内痔:如果患有内痔,可能会在腹泻的过程中挤压或摩擦内痔,使其破溃出血,进而引起便血,通常为鲜红色血,表现为大便带血或便后滴血。这类患者可到肛肠外科或普通外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痔疮栓或痔疮膏进行治疗,必要时可通过手术切除内痔。

2、肛裂:如果患有肛裂,可能会在腹泻过程中由于肛门皮肤裂伤而导致便血,通常在大便表面或纸上见到少量血迹,部分患者可能有鲜血滴下,同时可伴有肛门疼痛。这类患者可到肛肠外科或普通外科就诊,通过温水坐浴、应用开塞露等缓泻剂、局部涂抹硝酸甘油软膏等方法来缓解症状,严重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3、肠息肉:如果肠息肉比较大,由于粪便摩擦或刺激,可导致肠息肉表面出现糜烂或溃疡,进而引起出血,腹泻时肠蠕动加快,使血液随粪便一起排出体外,造成便血,血液多附着在大便表面,颜色为鲜红色。这类患者可到消化内科就诊,进行内镜下息肉摘除术,严重者,也可到肛肠外科或者普通外科就诊,进行开腹手术,切除部分肠段。

4、细菌性痢疾:如果患有细菌性痢疾,由于志贺菌等细菌侵袭肠道,造成肠道黏膜损伤,可能会引起腹泻、便血等症状,多为黏液脓血便,还可伴有发热、腹痛、里急后重等表现。这类患者可到消化内科就诊,服用盐酸环丙沙星片、乳酸左氧氟沙星片、阿奇霉素片、头孢地尼胶囊等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服用盐酸小檗碱片等药物止泻,腹泻严重者,可静脉补液。

5、溃疡性结肠炎:如果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由于结肠黏膜存在溃疡,粪便可刺激溃疡面,导致出血,并使其分泌更多液体,进而引起腹泻、便血,主要表现为黏液脓血便。此外,患者还可能会出现腹痛、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消瘦等营养不良症状。这类患者可服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等氨基水杨酸制剂,以缓解症状;若上述药物疗效不佳,可应用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甲泼尼龙片等)、免疫抑制剂(比如硫唑嘌呤片、巯嘌呤片等)进行治疗;病情严重时,还可进行手术治疗。

6、其他:除上述疾病外,消化性溃疡、克罗恩病、各种肠炎、结直肠肿瘤等疾病,也可能会导致腹泻、便血,患者应积极就医治疗。

提醒患者的是,出现腹泻、便血的症状,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日常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如烧烤、炸串、火锅等,严重时需要遵医嘱禁食。

发布时间:2024-11-11 11:01
内容
审核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文化发展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规范推广项目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