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排针(促排卵针)的副作用包括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多胎妊娠、注射部位反应和过敏反应、增加肿瘤的风险等。促排卵针是指能够促使卵泡发育成熟并分泌雌激素的针剂,其主要成分是促卵泡生成素(FSH),有些针剂同时含有促卵泡生成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两种促性腺激素。促排卵针主要用于有排卵障碍的不孕症人群。
1、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是打促排卵针最常见的副作用,因患者对促排卵药物的过度反应所致。其表现为卵巢显著增大、血管渗透性增加,患者可以出现胸水、腹水甚至心包积液,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少尿、血液浓缩、血栓栓塞,以及重要脏器灌注量减少而导致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威胁生命。
2、多胎妊娠:打促排卵针,可以导致多卵泡发育、排卵,增加多胎妊娠的几率,这样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会增高,比如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早产等。
3、注射部位反应和过敏反应:部分患者在打促排卵针以后,注射部位可能会出现疼痛、红肿等不适。另外,少数患者在打促排卵针以后,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发热等。
4、增加肿瘤的风险:促排卵针会导致体内激素处于高水平状态,如果长期使用,可能会增加卵巢肿瘤、乳腺肿瘤的发生几率。
需要提醒的是,促排卵针作为助孕的一种辅助手段,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切勿私自滥用,以免对身体造成损伤。另外,要遵医嘱定期复查,严密监测身体状况。此外,患者在打促排卵针后,要注意饮食均衡,多吃蛋、瘦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注重瓜果蔬菜的摄入,以促使卵泡更好的成熟;要尽量避免运动,防止出现卵巢扭转、卵巢破裂等情况;要保持规律的作息,尽量避免熬夜;要保持身心愉悦,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