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暗红色大便

李景南
李景南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消化内科   副主任
国家重点专科
北京协和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暗红色大便,可能是由于食物、药物等非疾病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溃疡性结肠炎、细菌性痢疾、消化道出血等疾病因素导致的,应针对不同的病因,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一、非疾病因素。

  • 1、食物因素:如果进食富含红色素的食物,比如猪血、鸭血、西瓜、红心火龙果等,大便中可能会带有这些食物的残渣,进而出现暗红色大便。这种情况属于正常现象,无需治疗,待食物完全消化或排出后,即可恢复正常。
  • 2、药物因素:如果服用铁剂,比如硫酸亚铁片、富马酸亚铁片等,铁离子会与肠道细菌发生化学反应,变成暗红色,然后随大便排出体外,进而出现暗红色大便。这种情况也属于正常现象,无需治疗,停药后即可恢复正常。

二、疾病因素。

  • 1、溃疡性结肠炎:如果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由于结肠黏膜存在溃疡,粪便可刺激溃疡面,导致出血,进而出现暗红色大便,主要表现为黏液脓血便。此外,患者还可能会出现腹痛、发热、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消瘦等营养不良症状。这类患者可服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等氨基水杨酸制剂,以缓解症状;若上述药物疗效不佳,可应用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甲泼尼龙片等)、免疫抑制剂(比如硫唑嘌呤片、巯嘌呤片等)进行治疗;病情严重时,需进行手术治疗。
  • 2、细菌性痢疾:如果患有细菌性痢疾,由于志贺菌等细菌侵袭肠道,造成肠道黏膜损伤,可能会引起出血,进而出现暗红色大便,多为黏液脓血便,还可伴有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表现。这类患者可服用盐酸环丙沙星片、乳酸左氧氟沙星片、阿奇霉素片、头孢地尼胶囊等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 3、上消化道出血:如果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血液可随大便排出体外,进而出现暗红色大便,同时可伴有呕血、头昏、心慌、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造成失血性休克。这类患者需严格禁食,同时静脉补充血容量,并且给予抑酸药(包括注射用奥美拉唑钠等质子泵抑制剂,以及注射用盐酸雷尼替丁等H2受体拮抗剂)、止血药(比如口服凝血酶冻干粉,或者静脉注射酚磺乙胺注射液)、血管收缩药(比如注射用生长抑素、注射用醋酸奥曲肽等),必要时,还可以通过内镜治疗、介入治疗或者外科手术等方法来止血。
  • 4、其他疾病:除上述疾病外,若患有结直肠息肉、结直肠肿瘤、结肠憩室炎、阿米巴肠病、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等疾病,也可能会出现暗红色大便,应及时就医治疗。

提醒患者的是,如果只是单纯的出现暗红色大便,不伴随其他症状,一般不需要进行治疗,但若出现腹胀、腹痛、恶心等其他症状,则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消化内科就诊,通过血常规、便常规、便潜血、胃肠镜等检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指导下针对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

发布时间:2024-11-13 11:17
内容
审核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文化发展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规范推广项目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