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不来例假(月经),属于闭经的范畴(按自身原有月经周期计算停止3个周期以上,即为闭经),可能是由于生理性因素、精神因素、饮食因素、药物因素等非疾病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卵巢疾病、子宫内膜病变、垂体疾病、甲状腺疾病等疾病因素导致的。
一、非疾病因素。
- 1、生理性因素:青春期女性,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尚未成熟,可出现闭经现象,随着年龄增长,机体逐步发育成熟,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也逐渐发育完善,则可形成规律的月经;妊娠期以及围绝经期女性,也会出现闭经,这种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无需过度担心。
- 2、精神因素:突然或长期的精神压抑、紧张、忧虑、过度劳累等,会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从而导致闭经。对于这种情况,需要调整情绪,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通常,在情绪调整以后,月经会逐渐恢复正常。
- 3、饮食因素:如果平时为了追求苗条而过度节食,则会导致身体缺乏营养,这样脑垂体就得不到充足的营养供给,无法分泌足够的促性腺激素,卵巢等生殖器官功能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出现闭经的现象。对于这种情况,应恢复正常的饮食结构和饮食摄入量,保证营养均衡,一般在恢复正常饮食后,月经会逐渐恢复正常。
- 4、药物因素:如果经常服用避孕药,会破坏女性体内激素平衡,干扰月经周期,从而导致闭经。另外,服用抗精神病药(如氯丙嗪)、降压药(如利血平)等,也会导致闭经。通常,在停药一段时间后,月经多能自然恢复。
二、疾病因素。
- 1、卵巢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等疾病,均可导致女性体内激素紊乱,从而导致闭经,患者可伴有月经量少、多毛、潮热等症状。对于这种情况,需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以多囊卵巢综合征为例,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短效复方口服避孕药、孕激素、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要调整生活方式,控制热量摄入,并进行适量、规律的锻炼。
- 2、子宫内膜病变:子宫内膜结核患者,由于子宫内膜受到结核杆菌的破坏,则子宫内膜的功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闭经,患者可伴有乏力、盗汗、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另外,如果由于意外怀孕而多次进行刮宫手术,则会对子宫内膜造成损害或者造成宫腔粘连,从而导致闭经,患者可伴有痛经症状。对于这种情况,需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以子宫内膜结核为例,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结核药物,比如异烟肼、利福平等,必要时,需进行手术治疗。
- 3、垂体疾病:常见的为垂体微腺瘤,其可影响激素分泌,继而影响卵巢功能,从而导致闭经。对于这种情况,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溴隐亭、卡角麦林等药物进行治疗;若有癌变可能,则需进行手术治疗。
- 4、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或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均可引起内分泌功能异常,从而导致闭经。对于这种情况,需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以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为例,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左甲状腺素钠片进行治疗。
- 5、其他疾病:高泌乳素血症、严重贫血等疾病,也可导致闭经。对于这种情况,需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以高泌乳素血症为例,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甲磺酸溴隐亭片、喹高利特片等药物;对于垂体肿瘤引起的高泌乳素血症,若产生明显压迫及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眼花、视觉障碍等,或者药物治疗无效时,应考虑手术切除肿瘤。
建议患者根据实际情况,尽早前往医院妇科或内分泌科就诊,遵医嘱完善血清激素水平测定、超声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并积极进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