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食欲感觉不到饿,在医学上称为食欲不振,其可能是由于不良饮食习惯、精神心理因素等非疾病因素导致的,也可能是由于消化不良、肝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因素导致的,应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一、非疾病因素。
- 1、不良饮食习惯:如果近期饮食不规律,食用过多零食或油腻食物,或者暴饮暴食,都可能会导致食欲不振。这类患者应注意规律饮食,一日三餐定时进食,少吃零食,避免暴饮暴食,还要调整饮食结构,以清淡饮食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减少油腻食物的摄入。
- 2、精神心理因素:如果近期精神压力过大,或处于焦虑、抑郁等状态,都可影响食欲,导致食欲不振。这类患者应注意调整心态,改善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助于缓解症状。
二、疾病因素。
- 1、消化不良:如果发生消化不良,食物堆积在胃内,可导致食欲不振,患者还可能会出现胃疼、胃胀、恶心、呕吐、嗳气等症状。这类患者可通过腹部按摩来促进食物消化,也可服用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促胃肠动力药来促进消化,从而缓解症状。
- 2、肝功能异常:如果存在肝功能异常,造成胆汁分泌减少,可能会影响消化功能,进而导致食欲不振,还可出现乏力、困倦等精神症状和皮肤、巩膜黄染等黄疸症状。这类患者可到肝病科就诊,遵医嘱服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胶囊、双环醇片、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门冬氨酸钾镁片等保肝药物来改善肝功能,并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必要时还可进行肝移植手术。
- 3、甲状腺功能减退:如果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由于患者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可能会造成内分泌功能紊乱,进而导致食欲不振,还可能伴有皮肤水肿、肌肉乏力、易疲劳、怕冷、少汗、行动迟缓、言语缓慢、记忆力减退、嗜睡等表现。这类患者可到内分泌科就诊,但通常无法治愈,需要终生服用甲状腺激素制剂,常用药物为左甲状腺素钠片。
- 4、其他疾病:除上述疾病外,肠梗阻、胆管癌、食管癌、胃癌、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等,也可能导致食欲不振,应积极就医治疗。
如果长期食欲不振,患者应及时到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以免延误治疗时机,造成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