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前长红点,可能是毛囊炎、皮下出血、日光性皮炎、蜘蛛痣、老年性血管瘤等原因所引起的,临床上,针对不同的原因,需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一、毛囊炎。
- 1、原因分析:本病为常见的毛囊炎症性疾病,其中,马拉色菌毛囊炎容易发生于前胸、后背等皮脂腺丰富部位,主要表现为散在分布的半球状红色丘疹,直径约2~6mm,可挤出粉状物质,常有瘙痒。
- 2、治疗方法:针对上述情况,病情较轻者,以酮康唑乳膏、盐酸特比萘芬乳膏等外用抗真菌治疗为主;病情严重者,需联合口服伊曲康唑胶囊、氟康唑胶囊等全身抗真菌治疗。
二、皮下出血。
- 1、原因分析:如果患者无明显外伤,而出现前胸部很多皮下出血点时,应考虑过敏性紫癜可能,可能与食物、药物、花粉、冷空气过敏有关。发病前1~3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同时伴有低热、食欲缺乏、乏力等全身症状,发病后,大部分患者出现关节肿胀、活动受限,部分还可能出现腹痛、恶心、血尿等表现。
- 2、治疗方法:针对这种情况,应尽量明确并脱离过敏原,单纯性皮疹通常不需要治疗,但如果出现急性关节痛、腹痛及肾脏损害,则应积极对症治疗,比如腹痛者可遵医嘱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
三、日光性皮炎。
- 1、原因分析:本病为急性光毒性反应,患者通常在日光暴晒数小时后,在前胸、面颈部等暴露部位,出现较多红斑、丘疹,可能有灼热感或刺痛感。
- 2、治疗方法:针对这种情况,应尽快脱离日晒环境,病情较轻者,可外用炉甘石洗剂、锌霜等;病情严重者,需口服醋酸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治疗。
四、蜘蛛痣。
- 1、原因分析:蜘蛛痣是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最常位于面颈部及胸部,可单发或多发,多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肝功能不全者,少数也可见于妊娠期妇女及健康人。按压蜘蛛痣的中心部位可出现蜘蛛足消失。
- 2、治疗方法:针对这种情况,首先应明确病因,妊娠期妇女及健康者,无需特殊处理;肝功能不全引起者,应积极治疗基础肝病,随着基础肝病的好转,蜘蛛痣一般也可减轻、消失。
五、老年性血管瘤。
- 1、原因分析:本病是最常见的皮肤血管增生性疾病,多见于老年人,好发于躯干上部,通常为多发的鲜红色或樱桃色的圆形丘疹,直径约1~5mm,无自觉症状。
- 2、治疗方法:针对这种情况,一般无需治疗,必要时可采取激光、电灼等物理治疗。
胸前长红点的病因颇为复杂,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皮肤科或肝病科就诊,遵医嘱进行血常规、真菌镜检、免疫学检查、肝功能检查等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必要时采取外用药物治疗、口服药物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