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后面臭,可能与卫生习惯差等非疾病因素,以及皮脂腺囊肿、毛囊炎等疾病因素有关。
一、非疾病因素。
- 正常情况下人的皮肤会分泌油脂等物质,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清洁,这些物质会在局部堆积、滋生细菌,进而引起臭味,油性皮肤人群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这部分人群通常有长时间不洗澡等不良生活习惯,一般不伴有其他不适症状,用温水、洗浴产品进行清洗臭味即可消失。
二、疾病因素。
- 1、皮脂腺囊肿:皮脂腺囊肿因皮脂腺导管堵塞、皮脂逐渐淤积而引起,发生感染后局部可化脓、破溃,脓液及坏死物质有臭味,可导致患者耳朵后面出现臭味。皮脂腺囊肿为圆形、中等硬度的肿物,体积大小不等,小的如米粒,大的如鸡蛋,生长缓慢,通常无明显自觉症状,继发感染时可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皮脂腺囊肿治疗的关键在于完全去除囊肿,故治疗上以手术切除为主。对于较小的囊肿,可经小切口直接切除,疗效快且显著;而对于较大的囊肿,尤其是生长迅速的囊肿,可及时通过外科手术切除;当囊肿出现感染时,可先应用抗生素等进行抗感染治疗,待炎症消退后,再进行手术治疗。
- 2、毛囊炎:毛囊炎主要由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可出现化脓、破溃、坏死等情况,也可导致耳后出现臭味。毛囊炎常表现为红色丘疹,局部有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毛囊炎常用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药物治疗以抗感染药物为主,应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相应的药物,比如莫匹罗星软膏、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类药物,以及咪康唑氯倍他索乳膏、伊曲康唑胶囊等抗真菌感染药物。出现严重化脓、破溃等情况时可以通过手术切开引流,红外线照射、激光脱毛等也有治疗作用。
- 3、其他:耳后皮肤外伤感染、湿疹伴发感染等,都可导致耳后出现臭味。
耳朵后面臭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果没有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可以先自行清洗,如果清洗后没有症状改善或是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则应前往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通过血常规、病原体培养、病理检查等明确病情,然后进行相应的药物、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