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耳液滴完后耳朵闷闷的,可能是滴耳液黏稠等非疾病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耵聍栓塞、中耳炎、外耳道胆脂瘤等疾病因素引起的。
一、非疾病因素。
- 滴耳液黏稠:滴耳液是一类外用药物,通过滴入耳内发挥治疗作用。部分滴耳液是油性的,滴入耳内后会形成一层液膜,覆盖在鼓膜表面,因此会引起耳闷的症状。由于这部分患者的耳闷症状由滴耳液引起,滴入一段时间后,随着滴耳液被逐渐吸收,症状可以逐渐缓解。因此,这种情况通常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继续遵医嘱使用滴耳液进行治疗即可。
二、疾病因素。
- 1、耵聍栓塞:耵聍俗称耳垢或耳屎,分泌过度或排出受阻时,耵聍会在耳内积聚并形成团块,并在使用滴耳液时吸水膨胀,使患者感觉耳朵闷闷的。耵聍栓塞还可引起耳内异物感、耳痛、耳鸣、眩晕、流脓、听力下降等症状。去除耵聍可以借助耵聍钩、碳酸氢钠软化、吸引器、耳内镜等方式,出现外耳道炎的患者可以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等药物。
- 2、中耳炎:中耳炎是发生于中耳的炎症性疾病,本身就可引起耳闷的症状,还会产生耳内分泌物,这些分泌物与滴耳液混合,可使患者感觉耳朵闷闷的。中耳炎还可引起耳部疼痛、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中耳炎的治疗以控制感染、改善中耳通气引流功能为主,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可以使用罗红霉素片、注射用头孢唑肟钠等抗感染药物,以及阿司匹林维C肠溶片、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等缓解耳痛症状的药物。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还可以通过鼓室成形术、中耳病变切除术切除病灶、进行听功能重建。
- 3、外耳道胆脂瘤:外耳道胆脂瘤的病因尚不明确,其主要特征为外耳道胆固醇结晶阻塞。出现继发感染时,耳内可流脓或脓血,这些物质与滴耳液混合,可使患者感觉耳朵闷闷的。外耳道胆脂瘤还可引起耳鸣、听力下降、耳内臭味、耳痛、头痛等症状。由于已经继发感染,外耳道胆脂瘤的治疗以清除感染及取出胆脂瘤为目的。医生会用抗生素清除感染,并借助耵聍钩,或在全麻手术中取出胆脂瘤。
如果滴耳液滴完后耳朵闷闷的,可以先等待一段时间,如果症状逐渐缓解,且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可以暂不进行处理;如果症状没有明显缓解,或是伴有其他不适症状,患者应前往正规医院耳鼻喉科就诊,通过血常规、病原体培养、耳镜检查、听力检查等检查明确病情,然后进行相应的药物、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