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尿血,是指因尿液中混有红细胞,小便颜色呈现洗肉水色或血色的症状,可能是由剧烈运动、药物因素、月经等非疾病性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尿路感染、尿路结石、泌尿系肿瘤等疾病性因素引起的。临床上,需在排除非疾病性因素后,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一、非疾病性因素。
- 1、剧烈运动:平常运动量小的健康女性,在运动量突然加大后,其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会增加,使肾脏中部分红细胞进入尿液,从而引起尿血。休息后,这种尿血可逐渐恢复。
- 2、药物因素:使用庆大霉素、吲哚美辛、甘露醇等药物,会对肾小管造成损害,从而引起尿血。这类人群可以在咨询医生后,选择停药或换药,以改善尿血症状。
- 3、月经:月经期女性的尿液中,可能会混入月经血,使人误认为出现了尿血症状。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待月经期结束后会自行好转。
二、疾病性因素。
- 1、尿路感染:女性的尿道口距离肛门近,且女性尿道比较短,容易逆行感染,因此女性发生尿路感染的几率较高。当发生尿路感染时,尿道黏膜发生炎症反应,尿液中会混有血细胞,从而引起尿血,患者可同时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为缓解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呋辛等药物,从而控制感染;同时,患者应注意多喝水,冲刷尿路,促进疾病的恢复。
- 2、尿路结石:女性的尿道中存在结石时,结石会刺激、损伤尿道黏膜,使尿道黏膜出血。这些血液会随尿液流出,从而引起尿血,患者可同时伴有肾痛、排尿困难等症状。为缓解症状,患者可以采取体外冲击波碎石、膀胱镜取石或者手术取石等取石方法。
- 3、泌尿系肿瘤:女性存在泌尿系肿瘤时,肿瘤破溃或侵袭尿道组织,会使尿液中混有血性分泌物,从而引起尿血,患者可同时伴有排尿困难、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这类患者通常需要通过手术切除肿瘤,术后可能还需要进行放疗或化疗。
- 4、其他:当女性患有泌尿系结核、肾动脉栓塞、白血病、尿路憩室、系统性红斑狼疮、阴道炎等疾病时,也可引起尿血。
综上,当女性发现尿血后,可进行初步判断。除外非疾病因素后,应去医院泌尿外科就诊,通过尿常规、尿培养、肾功能检查、泌尿系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然后再接受针对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