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上颚起泡

刘宏伟
刘宏伟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口腔黏膜科   学科带头人
国家重点专科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上颚起泡,可能是由于进食过烫或过硬的食物等非疾病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口腔黏液腺囊肿、疱疹性口炎、手足口病等疾病因素导致的。临床上,需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一、非疾病因素。

  • 1、进食过烫的食物:如果进食过烫的食物,会灼伤上颚黏膜,从而引起上颚起泡。如果泡比较小,一般可以自行吸收,可暂不进行处理,但要保持口腔卫生,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如果泡比较大,则可由医生使用无菌针头将泡液抽出,并局部涂抹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皮损恢复。
  • 2、进食过硬的食物:如果进食过硬的食物,比如牛肉干等,可能会划伤上颚黏膜,导致黏膜下出血,形成血肿,从而引起上颚起泡。如果泡较小,一般可自行吸收。如果泡较大,则可由医生使用无菌针头将血液抽出,同时患者要注意个人口腔卫生;创面较大者,可遵医嘱局部涂抹抗生素软膏,比如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防止继发感染。

二、疾病性因素。

  • 1、口腔黏液腺囊肿:该病是由于黏液腺导管系统破裂或排出管阻塞,以致腺体内的分泌物外漏于组织间隙中或潴留于腺内而形成的,囊肿呈半透明、圆形小泡。当病变发生于上颚部,则表现为上颚起泡,患者可伴有说话不清晰、咀嚼困难等症状。如果泡比较小,而且对生活影响比较小,通常无需进行处理,但需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如果泡比较大,对生活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则可进行手术切除或者激光治疗。
  • 2、疱疹性口炎:该病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皮损表现为迅速发生的群集性小水泡,当病变发生于上颚时,则表现为上颚起泡,患者可伴有局部疼痛、发热、咽痛等不适。此类患者可遵医嘱口服抗病毒药物,比如阿昔洛韦片、更昔洛韦片等,同时可局部涂擦复方苯佐卡因凝胶或者使用乳酸依沙吖啶溶液漱口,以消炎止痛,促进愈合。
  • 3、手足口病:该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表现为上颚、咽峡等部位出现疼痛性粟粒大小的水泡,患者可伴有发热、食欲不振等症状。此类患者在早期可使用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当口腔有糜烂时,局部可涂金霉素软膏。
  • 4、其他:寻常型天疱疮、白塞病等疾病,也可能会导致上颚起泡。

当上颚起泡时,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不要自行将泡挑破,以免继发感染。另外,如果泡较大,并伴有其他不适,建议及时到医院口腔科、皮肤科就诊,通过血常规、血清学检查、组织病理学等检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发布时间:2024-12-01 06:37
内容
审核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文化发展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规范推广项目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