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内壁脱落一层白膜,可能是由于咬伤、饮食不当等非疾病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鹅口疮、口腔溃疡、细菌感染性口炎等疾病因素引起的。临床上,需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一、非疾病因素。
- 1、咬伤:如果不慎咬伤口腔黏膜,会引起局部组织坏死、脱落,表现为口腔内壁脱落一层白膜。这种情况一般可以自愈,无需进行特殊治疗。
- 2、饮食不当:进食过硬的食物可能会划伤口腔黏膜,引起局部组织坏死、脱落,从而出现口腔内壁脱落一层白膜的现象。另外,进食过烫的食物可能会烫坏口腔内壁组织,从而出现口腔内壁脱落一层白膜的现象。此类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含服康复新液,促进黏膜修复。另外,日常饮食以温软、易消化为宜,避免摄入过硬、过烫的食物。
二、疾病因素。
- 1、鹅口疮:又称急性假膜型念珠菌病、雪口病,是由于口腔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常在营养不良或身体衰弱时发病。本病通常表现为颊黏膜、嘴唇内侧、上腭等部位出现凝乳状的白色膜状物,从而让部分患者认为口腔内壁脱落了一层白膜。患者可同时伴有口干、烧灼不适、疼痛等症状。此类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氟康唑、伊曲康唑等。
- 2、口腔溃疡:如果存在偏食、体质较差等因素,则容易在颊、软腭等部位的黏膜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溃疡,溃疡面有白色的中心,从而让部分患者认为口腔内壁脱落了一层白膜。患者可同时伴有局部疼痛、灼烧感。此类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局部使用消炎药(如氯己定含漱液、西地碘含片)、促进愈合药物(如口腔溃疡散、西瓜霜、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进行治疗;症状严重者,可联合口服免疫制剂,比如盐酸左旋咪唑片等,增强细胞免疫功能,促进溃疡愈合。
- 3、细菌感染性口炎:细菌侵袭口腔黏膜,会产生炎症反应,引起黏膜糜烂、溃疡。创面可由纤维素性渗出物、坏死细胞、炎症细胞覆盖,形成灰白色假膜,从而让部分患者认为口腔内壁脱落了一层白膜,患者可同时伴有发热、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此类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头孢呋辛酯片等。
- 4、其他:天疱疮、口腔扁平苔藓、白色海绵状斑痣等疾病,也可能会引起口腔内壁脱落一层白膜。
综上,引起口腔内壁脱落一层白膜的原因比较多,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口腔科就诊,通过口腔检查、血常规、病原学检测等检查,以明确病因,然后在医生指导下针对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以尽早消除不适症状。另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