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咬肌酸痛

刘宏伟
刘宏伟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口腔黏膜科   学科带头人
国家重点专科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咬肌酸痛可能是由于过度咀嚼硬物、长期偏侧咀嚼等非疾病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流行性腮腺炎、磨牙症等疾病因素导致的。临床上,需根据咬肌酸痛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一、非疾病因素。

  • 1、过度咀嚼硬物:如果经常吃质地较硬的食物,比如牛肉干、红薯干、坚果等,会导致咀嚼肌过度收缩,使得乳酸堆积,从而出现咬肌酸痛的症状。对于这种情况,应该停止继续咀嚼比较硬的食物,以软食为主,同时可以进行局部热敷、按摩,加速乳酸代谢,从而缓解咬肌酸痛。
  • 2、长期偏侧咀嚼:经常用一侧咀嚼肌咀嚼食物,会导致该侧咀嚼肌超负荷工作、劳损,进而出现咬肌酸痛的症状。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按摩、热敷等方法缓解不适,同时日常应纠正不良的咀嚼习惯,养成双侧咀嚼的好习惯。

二、疾病因素。

  • 1、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一组疾病的统称,与颞下颌关节相关的结构(如髁突、关节窝、关节盘、韧带、肌肉等)解剖和功能出现异常有关。该病患者可出现咬肌酸痛的症状,并可伴有颞下颌关节弹响、张口困难等症状。对于这种情况,患者可以尝试通过休息下颌、局部热敷来缓解症状;症状明显者,可遵医嘱服用精氨酸布洛芬片等药物进行治疗;明确存在颞下颌关节内结构异常时,可进行关节镜手术、关节腔冲洗或者开放性手术。
  • 2、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感染所致的呼吸道传染病。当腮腺发生炎症后,炎症可累及咬肌,进而引起咬肌酸痛的症状,患者可伴有发热、头痛、腮腺肿痛等症状。对于这种情况,患者应注意休息,进食流质食物,比如米汤、豆浆等,避免进食酸性食物,并注意口腔卫生,病情严重者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片等止痛药、利巴韦林片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 3、磨牙症:磨牙症是指人在非生理状态下咀嚼肌产生不自主地收缩,使上下牙(节律性、间断性)产生牙齿紧咬或磨牙的现象。由于牙齿长期紧咬或者磨牙,会导致咀嚼肌过度活动,最终出现咀嚼肌疲劳,进而引起咬肌酸痛,患者可伴有牙齿磨耗、咬肌发达等症状。对于这种情况,患者可以通过按摩、热敷或者生物反馈疗法来使局部肌肉放松,缓解酸痛症状,同时可应用地西泮片、谷维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病情顽固者,可注射肉毒素,来降低肌肉兴奋性,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 4、其他:下颌后牙根尖周炎、智齿冠周炎等疾病,也可能会引起咬肌酸痛。

对于咬肌酸痛的人群来说,可首先回顾一下是否经常吃坚硬的食物或者存在偏侧咀嚼的情况,如果有,则需进行纠正,并可适当进行按摩、热敷来缓解不适,通常在采取上述措施以后,咬肌酸痛的症状会逐渐缓解、消失。但是,如果咬肌酸痛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前往正规医院口腔科就诊,进行血常规、病原体检查、X线等检查,明确病情和具体病因,并积极进行治疗。

发布时间:2024-12-02 11:53
内容
审核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文化发展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规范推广项目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