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里有黏黏白丝,可能与口腔清理不当等非疾病因素有关,也可能与唇炎、口腔黏膜脱落等疾病因素有关,应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一、非疾病因素。
- 1、病因分析:人在进食后,口腔中会残留食物残渣,如果刷牙的方法不正确、刷牙的时间太短、不定期刷牙,则无法较好地去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这些食物残渣与唾液混合,即可以形成有黏性的白丝。
- 2、处理措施:由于这部分人群一般不会出现其他不适,故无需进行特殊治疗,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即可。临床上,特别推荐的刷牙方法,就是巴氏刷牙法,也叫水平颤动拂刷法。在用此种方法刷牙时,应该先将牙刷的刷毛与牙齿的长轴呈45度角,再放置在龈缘的位置,随后,通过水平颤动,以有效地清除龈缘和牙齿邻面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刷牙时,应注意清理舌头上的食物残渣,但不要过度用力刷舌头,以免引起损伤。
二、疾病因素。
- 1、唇炎:唇炎是发生在唇部的炎症性疾病的总称,炎症刺激可引起渗出、脓液、唇部脱屑等症状,腺性唇炎可导致黏液腺分泌露珠样黏液,这些因素都可以导致患者嘴里出现有黏性的白丝。另外,唇炎还可引起唇部干燥、疼痛、充血、脱屑、肿胀、渗出、糜烂、发痒等症状。此类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酸依沙吖啶溶液、硼酸洗液、生理盐水等溶液湿敷嘴唇,或者在嘴唇上涂抹盐酸金霉素软膏、醋酸曲安奈德乳膏等药物治疗。此外,患者也可选择口服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片)或者抗过敏药物(如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氯雷他定片等)等药物治疗。
- 2、口腔黏膜脱落:口腔黏膜脱落患者,可出现颊、舌、腭、牙龈、口底、舌腹、咽喉、小舌头、上下唇等部位的黏膜脱落,这些脱落的黏膜与唾液混合,也会形成有黏性的白丝,还可伴有口腔疼痛、进食困难、假膜等症状。此类患者应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口腔念珠菌病引起的口腔黏膜脱落为例,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使用2%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病情较重的患者,需要使用制霉菌素片等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 3、其他:口腔溃疡、慢性舌炎、干燥综合征等疾病,也可能导致患者嘴里有黏性的白丝。
综上,由于嘴里有黏黏白丝的情况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果自行处理后,症状未改善,或是伴有其他不适症状,患者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口腔科就诊,通过血常规、细菌培养、显微镜检查、病理检查等明确病情,然后进行相应的药物或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