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趴着睡觉流口水

刘宏伟
刘宏伟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口腔黏膜科   学科带头人
国家重点专科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趴着睡觉流口水,大多是正常现象,因为趴着的姿势,可导致唾液无法正常吞咽,而只能留存在口腔内或流出口腔外,从而造成流口水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通过调整睡姿即可解决。

另外,幼儿、老人存在生理性的口水增多,睡觉时流口水的现象会更加明显。而患有牙齿畸形、疱疹性口炎、面神经炎、慢性鼻炎等疾病的患者,受疾病因素的影响,可以产生较多口水或者嘴巴难以闭合,也会加剧趴着睡觉流口水的现象。

一、非疾病因素。

  • 1、幼儿:新生儿唾液腺尚未充分发育,因此唾液分泌量很少。随着月龄的增加,唾液腺逐渐发育,到5~6个月龄的时候唾液分泌量增加,但是口腔容积较小,再加上吞咽调节功能还不完善,不会用吞咽动作来调节口水,所以会有睡觉流口水的情况。另外,当幼儿开始长牙时,牙齿萌出会对牙龈组织产生一定的刺激,导致唾液分泌量增加,也会造成睡觉流口水的现象。
  • 2、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面部肌肉会逐渐松弛、萎缩,而且张力会减弱,可能会兜不住口水而出现一直流口水的现象。这种情况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日常可以进行肌肉保健操,锻炼肌肉的力量;严重影响生活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消旋山莨菪碱片等抗胆碱类药物,来抑制唾液分泌。
  • 3、其他:初次佩戴假牙或者牙齿矫正器者会不习惯,口内异物感较重,其可能会刺激唾液分泌增加,从而出现一直流口水的现象。对于这种情况,一般无需特殊处理,随着口腔对假牙或牙齿矫正器的适应,流口水的症状会逐渐改善。

二、疾病因素。

  • 1、牙齿畸形:例如牙列不齐、地包天、龅牙等,均可导致嘴巴无法正常闭合,进而难以阻挡口水从口腔流出,这类患者在趴着睡觉的过程中更容易流口水。此类患者可以通过戴牙套、做手术等方式来矫正。
  • 2、疱疹性口炎:炎症刺激可使唾液分泌增加,并且在吞咽时因局部疼痛而不能将唾液下咽,所以会出现流口水的现象,在趴着睡觉时会更明显。患者还可伴有局部小水疱、溃疡等症状。此类患者需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才能改善一直流口水的症状。此类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局部涂抹阿昔洛韦软膏;病情严重者,可配合口服抗病毒药物,比如阿昔洛韦片、更昔洛韦分散片等。
  • 3、面神经炎:该病患者由于面神经受损导致面肌瘫痪,不能兜住口水,因此会一直流口水,趴着睡觉时会更明显。患者可伴有口角歪斜、讲话漏风等症状。此类患者需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才能改善一直流口水的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甲钴胺片等神经营养剂进行治疗,同时可辅以针灸,以促进恢复。
  • 4、慢性鼻炎:该病患者由于持续鼻塞,只能在睡觉时张嘴呼吸,从而会出现流口水的情况,趴着睡觉时流口水的情况会更加严重。此类患者可选用专用的鼻腔冲洗液清洗鼻腔,以改善鼻部症状,必要时使用布地奈德、糠酸莫米松和丙酸氟替卡松等鼻喷雾剂缓解鼻塞。
  • 5、其他:口腔溃疡、舌炎、牙龈炎、牙结石、扁桃体炎、巨舌症等口腔疾病,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大脑瘫痪、重症肌无力等神经肌肉疾病,均可导致经常流口水的现象,趴着睡觉时更明显。

综上,趴着睡觉流口水大多是正常的,如果怀疑是疾病因素所致,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到口腔科、神经内科、耳鼻喉科等科室就诊,完善口腔探查、血常规、头颅CT等检查,以明确病情和具体病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发布时间:2024-12-13 10:42
内容
审核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文化发展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规范推广项目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