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上火肿痛,从中医角度看,主要是由于心火亢盛、胃火炽盛、阴虚火旺等因素所致,可咨询专业中医师进行辨证论治;从西医角度看,患者可能患有牙龈炎、根尖周炎、龋齿等疾病,应及时在口腔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对因治疗。
一、中医辨证论治。
- 1、心火亢盛:中医认为“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故心火亢盛,则会循经上炎,导致牙龈肿痛,并伴有舌尖红绛、口舌生疮等表现。这种情况下,患者应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选用导赤散等方药、牛黄清心丸等中成药进行治疗。
- 2、胃火炽盛:中医认为足阳明胃经循行上齿,故胃火炽盛,则会循经上蒸齿龈,导致牙龈肿痛,并伴有牙龈出血、口臭等表现。这种情况下,患者应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选用清胃散等方药、牛黄清胃丸等中成药进行治疗。
- 3、阴虚火旺:如果存在久病、房事过度等情况,则容易导致肾阴亏虚,肾阴无法制约阳气,就会出现阴虚阳亢的状态,引起虚火内生;而虚火上犯到牙龈,则会导致牙龈肿痛,并伴有头晕目眩、耳鸣耳聋、手足心热等症状。这种情况下,患者应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选用知柏地黄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二、西医对因治疗。
- 1、牙龈炎:如果患有牙龈炎,则炎症刺激可导致牙龈肿痛,常伴有刷牙或咬硬物时牙龈出血等表现。这种情况下,患者应通过洁治术等方式彻底去除菌斑、牙石;病情较重者,可配合局部药物治疗,比如1%~3%过氧化氢液冲洗龈沟,碘制剂进行龈沟内上药,必要时可应用抗菌类漱口剂含漱,如0.12%~0.2%氯己定。
- 2、根尖周炎:如果患有根尖周炎,则牙齿根尖周围组织会发生炎症性病变,当炎症因子逐渐扩散至骨膜下时,会出现牙龈肿痛的表现,常伴有牙齿咬合痛等症状。这种情况下,患者在急性期可进行开髓引流、切开排脓,以促进炎症物质排出;在急性期缓解后可采取根管治疗术,通过采用专用的器械对根管进行清理、成形,并使用有效的药物对根管进行消毒灭菌,最后严密填塞根管并进行牙冠修复,以达到控制感染、修复缺损,促进根尖周病变愈合的目的。
- 3、龋齿:如果患有龋齿,而未得到及时治疗,则会形成牙髓炎,伤到牙髓神经,引发根尖周炎,并波及到牙龈组织,进而引起牙龈红肿、疼痛,常伴有口腔异味等症状。这种情况下,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75%氟化钠甘油糊剂、10%硝酸银等药物,处理龋损,终止或消除病变;也可通过手术的方法去除龋坏组织,选用适宜的修复材料修复缺损部分,以恢复患牙的形态和功能。
需要提醒的是,牙龈上火肿痛的患者,一定要注意适当增加饮水量,多吃一些凉性的蔬果,比如梨、豆腐、白菜、海带、苦菜、苦瓜等;加强口腔的清洁,按时刷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