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牙齿发黑,应针对其病因进行针对性处理。通常,小孩牙齿发黑可能是由于食物因素、药物因素等非疾病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氟牙症、龋病、牙髓炎等疾病因素引起的。
一、非疾病因素。
- 1、食物因素:小孩如果摄入巧克力、桑葚、奥利奥饼干等食物,会导致食物中的色素沉积在牙齿上,从而引起牙齿发黑。针对这种情况,一般无需进行特殊治疗,通常在改变饮食、认真清洁牙齿后,牙齿的颜色即可恢复至正常。
- 2、药物因素:对于需要补铁的小孩,比如贫血的小孩,通常儿科医生会适当给予铁剂,纠正贫血。而服用铁剂后,铁元素会附着在牙齿表面,形成一层铁的氧化物,从而引起牙齿发黑。针对这种情况,一般无需进行特殊治疗,一般在停药一段时间以后,牙齿发黑的现象会自然消失,在此期间需要注意口腔卫生,认真刷牙。
二、疾病因素。
- 1、氟牙症:俗称氟斑牙,与牙釉质发育期间氟摄入过量有关。由于牙齿表层多孔,所以氟牙症患儿的牙齿容易吸收外来色素,严重时可表现为牙齿发黑。长时间过量摄入氟时,氟牙症患儿的骨骼会受到影响,出现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临床上,医生会针对患儿的具体情况,给予合适的治疗方法。如果牙齿无实质性缺损,患儿可接受脱色法治疗;若牙齿出现实质性缺损,则复合树脂修复、贴面修复等治疗方法较为合适。
- 2、龋病:也被称为蛀牙,其发生主要与细菌感染有关。感染细菌后,细菌可慢慢腐蚀牙齿,造成牙釉质脱矿,导致牙齿表面粗糙,使得食物残渣或色素容易积存在牙齿表面,从而引起牙齿发黑。另外,当龋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引起牙体组织有机物坏死、崩解,从而引起牙齿发黑。患儿可伴有牙齿敏感、食物嵌塞、牙齿疼痛等症状。此类患儿的治疗以修复治疗为主,比如银汞合金充填术、复合树脂直接粘接修复术、嵌体修复术等。
- 3、牙髓炎:如果患有牙髓炎,则可能由于牙髓组织坏死分解,而导致牙齿变黑,患儿可伴有牙齿刺激痛、自发痛、夜间痛等症状。对于这种情况,患儿可遵医嘱应使用甲硝唑、替硝唑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并通过根管治疗术,清除完全坏死或引起根尖周感染的牙髓,以消除炎症;也可通过将生物活性材料直接或间接覆盖在牙髓组织上,以保存牙髓;若牙髓病变已发展到不可恢复的程度,应去除病变牙髓。
- 4、其他:如果小孩出现铅中毒的情况,也可能会引起牙齿发黑。
综上,引起小孩牙齿发黑的原因较为复杂。出现症状时,家属应在排除非疾病因素后,及时陪患儿前往正规医院口腔科就诊,进行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牙周探诊检查等检查,明确病因,并接受相应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