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面长了个痘痘,可能是外耳道疖、皮脂腺囊肿、外耳道乳头状瘤、外耳道外生骨瘤等原因所引起的,临床上,针对不同的原因,需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一、外耳道疖。
- 1、病因分析:外耳道疖是一种累及皮肤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好发于外耳道软骨部皮肤。本病初起为毛囊性、炎性丘疹,逐渐发展会变成硬质结节,可能被患者发现并以为耳朵里面长了个痘痘。外耳道疖还有耳痛、疖肿破溃后耳道流脓、听力减退等表现。
- 2、治疗方法:疖肿未成熟时,多采取局部治疗,可以用鱼石脂甘油或鱼石脂膏敷于患处,并可加用局部热敷、红外线照射。当疖肿已成熟而未破时,可由专业医生切开排脓,切开后放置引流条,术后配合头孢氨苄等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二、皮脂腺囊肿。
- 1、病因分析:皮脂腺囊肿俗称粉瘤,是由于皮肤中皮脂腺导管堵塞,导致皮脂逐渐淤积而形成的潴留性囊肿。当耳朵里面存在皮脂腺囊肿时,局部会有圆形、硬度中等或有弹性、表面光滑、边界清晰的肿物,可能被患者发现并以为耳朵里面长了个痘痘。囊肿的中心部位可能会有一黑色针尖大小的凹陷,为堵塞的皮脂腺导管开口。
- 2、治疗方法:治疗上以手术切除为主,当囊肿出现感染时,可遵医嘱予以头孢呋辛酯片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待炎症消除后,再进行手术治疗。
三、外耳道乳头状瘤。
- 1、病因分析:外耳道乳头状瘤是外耳道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多发生于外耳道外段皮肤。发生外耳道乳头状瘤时,可有大小不等、单发或多发、表面粗糙不平、带蒂或无蒂的棕黄色肿物,触之较硬,可能被患者发现并以为耳朵里面长了个痘痘。如果外耳道乳头状瘤充满外耳道,可出现阻塞感、痒感或听力减退。
- 2、治疗方法:治疗上以手术治疗为主。如果有继发感染,需要先控制感染,待炎症消除后,再行手术切除。如果病变已侵入中耳乳突,应行乳突根治术;如果有恶变,还需要术后放疗。
四、外耳道外生骨瘤。
- 1、病因分析:外耳道外生骨瘤是由于外耳道骨壁的骨质局限性过度增生而形成的结节状隆起,为外耳道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发生外耳道外生骨瘤时,外耳道深部存在结节状或半圆形隆起物,触之坚硬,可能被患者发现并以为耳朵里面长了个痘痘。骨瘤体积增大时,可使外耳道变窄,引起听力下降,或因合并耵聍结块、胆脂瘤形成等而堵塞外耳道,导致闭塞感,甚至并发感染而造成疼痛、流脓等。
- 2、治疗方法:小而无症状者可不必处理。如果因瘤体增大引起听力下降、疼痛或外耳、中耳感染者,可行手术切除,重建外耳道。
综上所述,引起耳朵里面长了个痘痘的原因较多,建议患者及时至正规医院的耳鼻喉科就诊,配合医生进行体格检查、耳镜检查、X线检查等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开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