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上有红色的小疙瘩,可能是由于过敏、感染、血管瘤、瘢痕、纤维瘤等所引起,少数应警惕鳞状细胞癌、淋巴瘤等恶性肿瘤。临床上,针对不同的原因,需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一、过敏。
- 1、原因分析:如果在接触可疑致敏原后,突然出现皮肤小红疹、小水疱,伴明显瘙痒,可能是由于荨麻疹、湿疹、接触性皮炎等过敏性皮肤病所引起,为皮肤的急性过敏反应。
- 2、治疗措施:针对这种情况,应尽量明确并脱离致敏原,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进行抗敏治疗。
二、感染。
- 1、原因分析:包括毛囊炎、痤疮、疖肿等细菌感染性皮肤病,以及风疹、麻疹等病毒感染性皮肤病,也可导致皮肤出现小红疹,以毛囊炎、痤疮最为多见,常伴有局部红肿、疼痛。
- 2、治疗措施:确诊后,积极治疗原发病,例如,毛囊炎引起时,可使用夫西地酸乳膏、莫匹罗星软膏等进行治疗。
三、血管瘤。
- 1、原因分析:对于中老年人、婴幼儿,身上出现不痛不痒的小红疙瘩,凸出皮肤表面,也可能是由于各种血管瘤所引起,以草莓状血管瘤、老年性血管瘤多见。
- 2、治疗措施:可根据情况,采取随访观察、药物治疗(比如盐酸普萘洛尔片)、激光治疗、手术切除等个体化治疗。
四、其他。
- 1、原因分析:包括瘢痕、虫咬皮炎、结节性痒疹、皮肤纤维瘤、血管角皮瘤等良性皮肤病,以及鳞状细胞癌、淋巴瘤等恶性肿瘤,也可导致皮肤出现小红疙瘩表现,有时应加以鉴别。
- 2、治疗措施:确诊后,积极治疗原发病,例如,瘢痕引起时,可采取压力疗法、药物治疗(比如复方肝素钠尿囊素凝胶)、放射治疗、手术治疗等综合治疗。
需要强调的是,皮肤上有红色的小疙瘩临床意义并不确切,很难自行分辨病变的性质,建议由皮肤科专业医生进行专科查体、皮肤镜、体表超声、皮肤活检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并评估病情,指导后续治疗。